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作者 | 素衣回中原

一个小男孩,到3岁才学会说话,语言发育迟缓、有阅读障碍,“笨”到10岁才去上学,一度被校长认定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

这个小男孩,是爱因斯坦。

所谓的“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其实并不绝对。

然而,放眼望去,身边有很多焦虑型父母,过度教育,盲目攀比,势必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马上又陷入更大的焦虑。

教育学家洪兰教授认为,学习没有起跑线,大脑终生具有可塑性。

人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用新的经验重塑大脑。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了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要永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及时赞美

教育家黑幼龙9岁时,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他第一次主动去洗碗。

妈妈回家后,他很兴奋地说:“妈妈,我把碗洗了!”

妈妈反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把地板也拖干净呢?”

后来他再也不洗碗了,更不会拖地,功课也变得不好了。

他说,如果当时妈妈说的是:“哎呀,真的,你怎么这么棒!”

或者,直接问他:“你怎么会自己去洗碗呢?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很累,很辛苦啊,真好,过来,让妈妈抱一抱。”

那么,他还会继续洗碗,也许还会去拖地板,功课也会变得更好。

有很多父母,真的不太舍得赞美孩子,明明心里觉得孩子还不错,就是不愿意开口赞美,害怕一句赞美会让孩子变得得意忘形。

养育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及时反馈

当孩子尝试努力的时候,父母要对他的行为给与及时的赞美。

就算他做得还不够好,也可以对孩子的动机给予肯定。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不知不觉就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耐心教育

一个小男孩不会吹蜡烛。

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帮他把蜡烛移得近一点,告诉他要对准火苗的位置。孩子也一遍又一遍,认真的学习,但就是无法吹灭蜡烛。

爸爸干脆直接托起孩子的下巴,帮他固定好位置,教他把嘴巴圈起来,从中间吹气,还在旁边轻轻地,给他做示范。

可是一连教了5遍,都失败了。

这时,爸爸没有生气,也没有骂孩子。他只是站起身,让孩子等一下,就走开了。

聪明的爸爸拿来了一根吸管,让孩子含着吸管,对着蜡烛吹气。这次,火苗一下子就被吹灭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这位爸爸用极大的耐心和智慧,真的帮助孩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能在家里被这样耐心温柔善待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是自信和快乐的。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不攀比

每个孩子天生不同。

这是4个双胞胎的大脑显示图: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同样的父母,用同样的教育方式,但他们的大脑结构却完全不同。

上天是很公平的,计算能力好的人可能语言能力不怎么样,语言能力好的或许逻辑思维有欠缺。

很少有人能够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

多去了解孩子的长处,接纳孩子的短处。

天才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

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而非缺乏什么能力。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值得鼓励。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允许犯错

把犯错,当成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不曾犯过错的人,说明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错之后,如何教育和引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两个小男孩在打架,赶紧过去制止,并要求打人的孩子到办公室找他。

等他到了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他笑着给了孩子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了。”

孩子都懵了。

然后他又给了一颗糖,说:“我让你住手,你就马上住手,说明你很尊重老师。所以,这颗糖也是奖励给你的。”

接着,又给了第三颗糖,他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

孩子听了,又高兴又惭愧,说:“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动手打他。”

陶先生掏出了第四颗糖:“你知错认错,非常难得,我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到了陶先生的手里,就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轻松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愤怒、恐惧、羞愧和自责。

这个故事放到今天,依然是教育史上的经典案例。

允许孩子犯错,教孩子在过错中学会成长,远比雷霆万钧的惩罚有力量。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不打骂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给两个3岁的孩子做了大脑扫描。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结果发现,右边的孩子大脑中的黑色区域变多,也就是脑容量明显变小了。

两个孩子的年龄、性别、家境都一样,为什么大脑却发生了这么惊人的变化呢?

真正的原因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待他们的方式。

左边的孩子有一位很疼爱她的妈妈,常常对她的言行给予温柔的回应。而右边的孩子,经常被妈妈忽视和打骂。

有研究表明,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攻击的孩子,在成年后大脑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增值达到14%。这个区域和言语智商有关。

也就是说,被长期吼骂的孩子,可能难以发挥正常的智商水平和语言能力。

父母的情绪,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不随意打骂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执着于让孩子在能力达不到的地方拼。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培养乐观的思维

一家有两个男孩,哥哥天生悲观,弟弟则是乐天派。

家人希望改变他们的性格,就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生日礼物。给哥哥的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却是一盒马粪。

到了拆礼物的时候,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哥哥先拆开盒子,看到礼物后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

弟弟拆开盒子后,突然两眼放光,开心得跳了起来:“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里了?”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

心理学家马丁·赛格曼认为,具有乐观情绪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他曾对一家公司新招的5000名推销员进行乐观心态测试。有几位员工在公司的常规知识测试中不及格,但在乐观素质测试中得了最高分。

他称这几位是“超级乐观者”。第一年,他们的销量比那些“悲观者”高出了20%,第二年高出57%。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学会坚持

心理学家安吉拉·达科沃斯做过一项长期跟踪调查:

决定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她选择的调查对象有美国西点军校学生、常春藤大学学生,还有商业、艺术、运动、新闻、学术、医药、法律界的诸多领袖。

结果发现,无论在哪个领域,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也不是人脉,而是毅力。

她说,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最终你能在聪明人中赢,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毅。

只有坚毅的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格拉德威尔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培养孩子再多的技能,都不如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

懂得坚持的孩子,具备一种神奇的“内驱力”。主动学习,永远比被动学习更有效。

养育孩子,不在一朝一夕。孩子们有一生的时间来学习,不需要急于一时一刻,更不要相信“3岁定终身”。

相信孩子,永远比否定孩子管用。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 End ——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作者:素衣回中原,一个村姑,自由撰稿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09 字。

转载请注明: 发人深省的养娃7大定律,太真实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