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这个学生厉害了!

这几天,教育圈、科技圈都被一个大学生刷屏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采访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这一下子,就让他火出了圈,现在B站688万粉丝,微博287万粉丝,合计975万,很快就能突破1000万。

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2.5亿。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他的这个采访,也被B站、每日经济新闻、英语环球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官方微博)等多家官媒转发,好一个英雄出少年!

这个采访,说实话其实是苹果的一次营销,我本人对此没啥兴趣,如果不是果粉,你应该也不至于有多激动。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兴趣,就可以来看看何同学的成长历程。

特别的何同学,特别的何同学爸妈

我之前是完全没有听说过何同学的,出于对他教育背景的探究,我也去看了他的几个视频,确实做得很用心。

我一个对数码无感的人,看得也津津有味。

让他最早出名的,是一个《5G有多快?》的视频,何同学是个数码爱好者嘛,就抢先做了5G速度的测评。这个视频被人民日报等官媒转发,随后何同学粉丝破百万。

他的视频下,少不了各种官媒参与评论,那时他才大二。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何同学对数码的爱好,来自于他老爸。

他老爸就是个数码爱好者,从何同学出生开始就给他拍视频,记录儿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看这攒下的一盒盒录像带: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这还只是个开始。

如果类似的东西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定会受到父母、家庭的强力熏陶和影响。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你家里没人喜欢,你就基本没机会接触。没机会接触一个东西,你怎么可能对它感兴趣!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他兴趣、爱好的支持。

为了做视频,他把家里自己的房间,改装成了这个“鬼样子”,黑乎乎的一片: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放在一般人家里,哪个家长能忍?

在我自己家里,我还做不了个主了?赶紧把你那些垃圾都给我扔出去,想瞎胡搞,自己买房了随便你咋折腾!——这可能才是正常家长的反应。

而何同学的妈,只是偶尔嫌房子太乱了收拾一下,导致他有时找不到东西。

只有这时候才像一个普通妈妈,就像网友评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何同学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少不了家庭的影响,背后的父母教育,潜移默化,以及对他兴趣的支持和鼓励。

所以,何同学用整整一版,感谢了他的父母。

广泛尝试的重要性

先说一下前一阵经历的事。

寒假带孩子去滑雪,一进场就有教练接待你,“请不请教练啊?”价格是220/小时。

搁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生活条件都一般,现在偶尔出来带孩子玩个滑雪,会请220一小时的教练?怎么可能!

要放在以前,我也不会请,但随着对孩子教育的不断研究,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老婆大人问,给娃请教练吗?我毫不犹豫,请!

这倒不是说自己节衣缩食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或无穷的欲望,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孩子拓展边界,让孩子尝试更多的事物。

我觉得这是最值得给孩子花钱的地方。

碰巧,那次滑雪时,我旁边有个人就在抱怨,滑雪太没意思了,用尽浑身力气都滑不动,有坡的时候还会往后倒滑,没事还摔几跤。

所以她决定,下次再也不来了。

有些事,如果你根本没有入门,体会不到乐趣,你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门外汉,永远都不会喜欢它,永远都觉得它没意思。

然后,你会始终站在门外,指着它说:这也太无聊了!

(好像是)周杰伦曾说过,你的孩子都没有接触过钢琴,你怎么知道他对钢琴没有兴趣呢?

你都没让孩子接触过钢琴,你怎么知道他对钢琴没有兴趣,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郎朗周杰伦。

以此类推,你都没让孩子接触过滑雪,你怎么知道她不是谷爱凌,你都没让孩子接触过台球,你怎么知道她不是潘晓婷。

为什么让孩子广泛尝试这么重要?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说,一个人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天赋,也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智商、情商,而是一种叫做“坚毅”(GRIT)的品质。

想要让孩子锻炼出坚毅的品质,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让孩子广泛接触。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因为她研究发现,一个广泛接触过多项体育运动的运动员,会比一上来直接选定一种运动的运动员发展得更好。

她自己的大女儿,就是尝试过了多种乐器,才最后选定了一种。

原因在于,只有接触得更多、尝试过更多,你才会最大可能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有更持久的热情、激情。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范围: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作者的认同,二者可谓是惺惺相惜。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作者举的例子,是费德勒。

费德勒的妈妈是网球教练,但她并没有一开始就只教孩子网球,而是让他广泛涉猎于篮球、网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等。直到十几岁,才开始专注于网球。

这和很多兴趣班告诉你的:6岁是学XX的黄金期,错过了就晚了,是不是大相径庭?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所以为什么不要去抢跑,因为你会早早地在很小的范围内把孩子限制了,根本没有更广泛地去尝试,看似赢在起跑线,实际却耽误了孩子的无限可能。

随着孩子年纪渐长,这个你替他选择的,他很可能会越来越不喜欢,最终消磨光了所有兴趣和耐心,然后放弃了。

虽然早早赢在了起跑线,但中途却退场了,最终连个名次都拿不到。

如何逃脱内卷

除了让孩子更加广泛地尝试,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找到自己兴趣时,父母能够理解和支持。

父母想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拓展自己的边界,你的边界越宽,就越能理解更多的东西。

按照一般父母的观点,做视频是个什么鬼?难道不能好好学习吗?

但是何同学的父母,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干涉。

何同学自己,也曾有过怀疑: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每一个选择都来得不容易,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有疑虑是正常的。

但其实,走多数人都走的路,看似保险,其实不保险,因为走得人太多,很容易陷入“内卷”的消耗,付出很多,却所得甚少。

逃脱内卷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辟新赛道,独辟蹊径。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现在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都被内卷时代消耗,但同时,时代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就看你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能力,以及怎么选择了。

作为父母,我觉得还是要开放一些。

现在社会变化太快,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在层出不穷,所以不要尝试用自己的老观点,去解释新世界。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应该把选择权让给他们。

相比起那些主流赛道的同学们,谁能采访库克,谁能得到这么多大学官方的点赞?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结语

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应该有两点:

第一,鼓励、并提供给孩子广泛尝试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

第二,理解并支持ta的选择。

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30 字。

转载请注明: 1000万粉丝,2.5亿人围观,这个学生到底牛在哪?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