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办学:教育之光的不断传递

  【新闻随笔】 

作者:周湘智(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995年,原本只有初中学历的北大保安张俊成通过自学考试进入北大法律系学习,成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他的励志故事被写进《北大燕园卫士》校刊,照片也被印到了北大的地图册上。从北大毕业后,张俊成回到家乡山西长治,创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在他的学校里,贫困学生可以零成本读书,学校还帮助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得益于北大的“有教无类”,凭着自身的刻苦努力,张俊成学成后以教育回报社会,可贵可敬。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动人故事所体现的,恰恰就是教育之光的不断传递,从北大传到张俊成,再从张俊成传到许许多多的学子。

虽说人的起点不尽相同,但很多时候命运存在殊途同归的可能性,前提是需要有逆流而上的决心和勇气。当然,张俊成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愿意帮助他的北大老师,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命运,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明白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并愿意将这种价值传递下去。

当下,在一些地方,“读书无用论”仍有市场,一些人通过短视的计算,认为长时间接受教育与眼前回报不成正比。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北大保安张俊成的案例,还是张桂梅校长将女孩们送出大山的故事,都证明了教育始终是保证个体完成身份转变的最佳“赛道”,也是所谓“逆袭”最现实的基础。只有明白教育本义的人,才知道如何在“赛道”上蓄力前行,在逆境中为自己翻盘。教育的意义绝不能被低估,崇文重教应该是一个社会颠扑不破的价值理念。

“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的故事已经过去了近30年,时至今日却仍然激励着人们以其为榜样,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教育长久而深远的意义。教育的影响正如一粒种子埋进人们的心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萌芽生长,持续地展现出正向价值,这和张俊成的故事一样,总能不断地写下续集和新篇。这种教育的力量,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鼓舞,更有助于破除“读书无用论”的狭见。

张俊成投身教育,其实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大背景下的一个特写镜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把一个文盲占人口80%以上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并逐渐向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大国迈进。教育是给每个人画出的一条公平的起跑线,无数人通过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时至今日,各类教育政策措施依然在相继出台,教育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我们理应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鼓励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而张俊成这样的故事,也应当让我们更加坚定对教育的信念,让教育给广大民众带去更多的发展机遇。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46 字。

转载请注明: 北大保安办学:教育之光的不断传递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