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高考前最后一个周末,语文名师来说说

高考作文怎样做到思想深刻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高级教师 边建松

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是高考命题组的基本命题要求。如何在作文里体现出“立德树人”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学生的文章中看到一个思想深刻、思维缜密、视野开阔的中国当代青年形象。这样的青年,才会写出思想深刻、思维缜密、视野开阔的文章。

作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高考前最后一个周末,语文名师来说说
思想深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观点的深刻和语汇的丰富。

先说观点的深刻,往往包括观点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本质找原因,通过原因想对策”三块内容。比如一个模考作文题涉及“人脸识别技术”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应该据事论事,而是从理论的高度来反观,看到其现象背后本质是科技,也就是人与物的关系;而要认识人与物的关系,则一般只能是互为影响,具体是两点:一是人必须要借助物,二是人不可依赖物。“人脸识别技术”不过是高科技产“物”。也是适合这以思维方式。

我们为什么强调语汇丰富呢?因为打动人的思想往往有打动人的词汇,而很多庸俗的思想则是因为采用俗套的词汇。采用新颖别致的词汇,文章里的思想也就活泛生动,比如常见的说法是“坚持就是胜利”,语言俗套而不能感染阅卷老师,但若采用“不放弃、不抛弃”这种说法,则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当然,近期很多新词汇,其实都折射出新现象新思想,比如“乡村振兴”“三牛精神”“躺平”“饭圈”,都可以促使思考。

如何做到思想深刻呢?我们要有顶层思维,要学会从“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思考问题。国家自然需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传承文化、开拓未来、拥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一代青年、一代建设者;具体说,思考时我们应该处理好四种思考维度——“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扣住命题材料,围绕这四个话题展开思考,一般思想都能够深刻。比如一个作文题是关于“交往的边界”这个话题,表面是谈论青年交往时的边界,但这样很容易泛泛而言;若从顶层关系角度,其实是成为一个什么样青年的问题,也就是要青年能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就是“既要合群乐群,又要独抒己见”。

思维缜密,其实是能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从逻辑角度,这个世界的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只有对立、选择、并列、递进、条件、因果等几种关系。现在很多作文题目里有“有人说……有人说……”两种或多种说法来激发考生思考,其实也是要学生梳理这两种或者几种关系。这几张关系里,千万要避免简单化选择,而应该思辨——大家都经历过,小孩子才选择。遇到几种关系的时候,我们只有在对立的情况下才选择,比如“真善美与假恶丑”,那毫无疑问选择“真善美”。但世界是复杂的,不是二元对立的,所以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比如刚才提过的“有人赞同人脸技术与有人反对人脸技术”这个话题,就不能简单选择“赞同还是反对”,而是要从现象与本质的角度思考。又如“平凡与伟大”,也不能简单选择为“我不愿平凡,我要伟大”,而要用并列关系来看待如“我过着平凡的生活,又想着自己要伟大”,又如用条件关系如“在平凡中伟大”或者“从平凡到伟大”,后面的思维水平就比前面单是选择的思考要来得缜密。

如何做到思维缜密呢?

从整篇文章来说,笛卡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逻辑,还有“引议联结”的方法,合符一般的逻辑思路,都是可行的。但文章不是死板的不可变化的,而是可拼接的“七巧板”,只要符合刚才提到的几种“关系”,都是合理的。其次,议论文要在论证这个环节下功夫,若只是“观点+例子”的方法,而没有分析阐述,这样的思维肯定不合要求。

视野开阔,则是无论哪一个话题都可以说、哪一个观点都有例子。关于选材,前几年有几个笑话,比如一说挫折,大家都会看到爸爸去世妈妈患病,满屏都是伤痕累累,这是选材的“求同情派”;又比如一说爱国,就是屈原,一说奋斗,就是屈原,一说诗意的生活,还是屈原,一句“屈原向我迎面走来”开头,就可以把所有高考作文演绎下来,这是选材的“翻旧书派”。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思路狭隘、视野不开阔。你看到的世界有多宽广,你的文章就会有多光芒四射。

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出视野开阔呢?

首先是针对性积累素材,针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四种思考维度分别积累素材。很多同学素材有积累但用不上,主要原因是没有针对性积累。比如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个素材,一般用于“青春、爱国、职责”等“人与社会”维度,很难用于“人与自然”维度。其次,是记住素材的细节。比如要写“让青春托举更美好的中国”这篇文章,想用益西曲珍这个例子,那必须记住益西曲珍所在的“西藏双湖县这个中国海拔最高的建制县里”这个地方,说明“在最艰苦的地方,青春也可托举美好中国”。

若你的文章,让阅卷老师感到作者是一个思想肤浅、思维混乱、视野狭窄的中国青年,则很难有好分数。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应该在写作中展示出一个中国当年优秀青年的形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041 字。

转载请注明: 作文如何做到“观点深刻”?高考前最后一个周末,语文名师来说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