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8|权威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伊点通 ,作者伊浩鑫说财经

《影响力》8|权威

投资伊点通

投资不赚钱,那是因为方法不对;跑不赢市场,也要先与市场保持一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努力学习才能不作“韭菜”。 财经读书汇,收集经典财经书籍之精华,讲述投资大师选股之理念,每日10分钟语音,夯实您的投资基础。

《影响力》8|权威

如果你拥有一项施予惩罚的权利,每当对方回答错了你提出的问题,你便可以拉下电闸,对其进行电击,且对方每多犯一次错误,电击强度就会增加15伏。那么,你会一直铁面践行事先制定的规则吗?如果对方多次犯错,电击强度随之攀升,承受巨大痛苦的他/她开始呻吟、乞求、尖叫、挣扎,你,还能继续下去吗?

一位名叫米尔格拉姆的心理学教授做过类似的一系列实验。实验里扮演老师一角的参与者真的会向尖叫、挣扎、哀求的“学生”施加连续不断的强烈电击,电击强度足以令人致死。实验只有一个地方跟老伊前面提问时的描述不同,“学生”并不是真的挨了电击,那个痛苦呼喊、哀求怜悯的人是一名演员。米尔格拉姆研究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惩罚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而是涉及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会愿意向完全无辜的其他人施加多大的痛苦?

老伊不知道朋友们如何作答,但实验研究的结果极其令人不安:大部分“老师”都会把折磨施加到可用的最大限度。米尔格拉姆实验里三分之二的受试者都没有听从受害者的请求,而是把面前整整30档强度的电闸全部按了个遍,直到按下最后一挡(450伏),研究员结束实验为止。更可怕的是,从受害者最开始要求放了自己,到稍后他苦苦哀求,再到每一次电击都令他“发出绝对的厉声惨叫”,该研究中的40名受试者几乎都无动于衷,不曾主动放弃“老师”之职。

这简直就是人间噩梦啊!难道所有受试者都是具有侵略倾向的男性?又或者,受试者们没有意识到那么高的电压会带来什么样的潜在伤害?再不然就是,受试者干脆是一群变态的疯子,很享受折磨人的机会!很遗憾,各项证据清晰地驳斥了以上所有的可能性,受试者是一群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对,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实验中那样可怕的恶魔。那么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

米尔格拉姆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这必然跟我们对权威根深蒂固的责任心有关。根据米尔格拉姆的观点,这种结果的根源在于受试者没办法公然违抗自己的上级,也就是那些穿实验室大褂的研究员。研究员竭力吩咐受试者履行职责,完全不管这么做会给他人造成情绪和身体上的伤害。这种“服从权威”的解释,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延伸实验结果表明:没有研究员的指示,受试者们很快就会中止实验。他们痛恨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为受害者遭受的折磨感到痛苦。他们恳求研究员让自己停下来,研究员拒绝之后,他们颤抖着,汗流不止,结结巴巴地提出抗议,还请求把受试者放掉。他们的指甲挖进了自己的肉里;他们的嘴唇紧咬着,都咬出血来了;他们用手托着脑袋;还有些人克制不住地紧张大笑起来。尽管受试者濒临崩溃,但最终还是咬牙执行命令。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权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几乎愿意干任何事情。

《影响力》8|权威

其实回顾过往,不难发现,打从出生之日起,社会就教导我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违抗权威是不对的。父母的教诲、校舍里风传的故事和儿歌,甚至我们成年后存在的法律、军事和政治制度中,都无不充斥着这条信息。当然了,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当我们还是稚拙孩童时,我们就发现,采纳家长和老师的建议是有益的,部分是因为他们更有智慧,部分是因为他们手里攥着对我们的奖惩。成年之后的情况也是一样,只不过此时的权威人物变成了老板、法官、政府领袖。他们因为所处地位更高的缘故,得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并掌握更多的权力,故此按照正当权威的愿望去做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它太有道理,很多时候,哪怕权威人物说的完全没道理,我们也会照着去做。

但盲从权威真的不会有问题吗?作者西奥迪尼举了一个很是吓人的例子:医疗领域里有着等级分明的权利和威望结构,掌握了丰富知识、具备强大影响力的医生,自然把持着受人尊重的权威地位。因此,医务工作人员素来有一套历史悠久的传统:自动服从医生的指示。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犯下了明显的错误,层级较低的人却没想过要提出质疑——这是因为一旦正统的权威下达了命令,下属就不再思考,只管照着作了。

坦普尔大学药学教授迈克尔·科恩和内尔·戴维斯报告了一起“肛门耳痛”的奇怪病例。一名患者右耳感染发炎,医生给他开了滴剂,让他点入右耳。但他在处方上并未把“右耳”(right ear)这个词写完整,而是来了个缩写“Rear”(“rear”在英文中有“后部”的意思)。看到处方,值班护士没有丝毫的怀疑,立刻把规定的药水剂量点入了患者的肛门。这个故事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只要拿出权威的象征就能将我们降服。

作者为我们梳理了几种能有效触发我们顺从态度的权威象征符号。众多并非权威的顺从专业人士对这几种符号爱不释手。比如说,骗子大多喜欢给自己冠上各种头衔,做权威人士的打扮,带相关的身份标志,衣冠楚楚地从高档汽车里钻出来,自我介绍说是某某医生、法官或专员,这是他们最常用的把戏。他们明白,一旦如此包装自己,对方顺从的概率就会立刻大大增加。让我们见识一下这几种符号的威力吧!

《影响力》8|权威

第一种是头衔。头衔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甚至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英国剑桥大学的一名访客来到5个不同的班级。在不同的班上,研究人员对这个人的身份作了不同的介绍:分别是学生、剑桥助教、讲师、高级讲师和教授。当此人离开教室之后,研究人员要班上的学生评估他的身高。结果发现,他的地位每往上提升一级,他在同学们眼中的身高也平均提高半英寸。他是“教授”的时候足足比是“学生”的时候高出两寸半(也就是6厘米多)。

而另一项研究说明,权威人物根本不在现场,仅凭其拥有的头衔就足以在他人内心筑起不可逾越的高墙。还记得前文提到的将耳药注入肛门的案例吗?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推动:电话里一个自称是“医生”的陌生声音给外科、内科、儿科和精神科等22个不同的护士站打去电话,说自己是医院的医生,并要接电话的护士向指定病房的某个患者用20毫克的药。在95%的例子里,护士都径直奔到药房,按吩咐拿出了相应剂量的药物后就准备去病房里给药,尽管通过电话传达处方,直接违反了医院的政策;这种药本身是没通过批准的,根本不在病房用药的清单上;处方的剂量明显超标,甚至下命令的男人护士从未接触过。朋友们,连一个最容易假冒的头衔,竟然也能诱使人们作出错误的响应。

第二种可以触发我们机械顺从的权威象征是衣着。除了制服能带来顺从行为以外,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一种衣着打扮,照样能暗示出权威的地位,那就是剪裁合体的西装,它也能唤起陌生人的顺从与尊重。在得克萨斯州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安排一名31岁的男人在好几处地方违规横穿马路闯红灯。研究人员在远处观察发现,他穿西服时跟着他横穿马路的人是他穿便装时的三倍半。

衣着除了可以发挥制服的作用,还可以用于装饰性目的,表现更广义上的权威。精致、昂贵的服装承载着地位和身份的光环,珠宝和汽车等也是一样,这就是第三种权威象征符号——身份标志。实验者发现,碰到一辆崭新的豪华车堵在绿灯亮起的路口,后面的驾驶员会等更长时间才按响喇叭,而如果是一辆旧款的经济型轿车,人们按喇叭可就按得此起彼伏了,甚至后面的车干脆顶上了它的后保险杠。

像在节目开始之处,老伊问大家的问题,你们内心的答案极可能和类似实验的结果大相径庭一样,人们通常会严重低估权威的影响力。

《影响力》8|权威

为免受权威地位的误导,作者提到防御策略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为了准确把握什么时候该遵循权威指示,什么时候该保持独立的见解,作者建议我们,不妨向自己提两个问题。碰到貌似权威的人物在试图发挥影响力的时候,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这个问题能让我们把焦点放在两点关键信息上: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第二个简单的问题是:“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因为哪怕是知识最丰富的权威,也不见得会诚实地把信息告知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下他们在当前情形下的真实可信度。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79 字。

转载请注明: 《影响力》8|权威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