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青少年中有人考上“双一流”大学,犯罪情节较轻不起诉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4日讯 “郭姐姐,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认清错误!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近日,圆了大学梦的小海(化名)给从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的检察官郭讷打电话时说。

长江日报记者10月24日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2022年全省共有19名失足青少年在检察机关帮教下考取本科,其中1人还被一所“双一流”大学录取。另外,还有一些人考上了高职高专。

这些圆了大学梦的失足青少年,都是经检察机关依法依规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的未成年人。有人因把银行卡借给了朋友,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失足青少年中有人考上“双一流”大学,犯罪情节较轻不起诉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知音・雨露工作室检察官联合社工机构,制发《督促监护令》送达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父亲。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仅是办案,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使这些孩子实现自我成长、重新回归家庭、顺利融入社会。”湖北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夏红介绍,家庭教育缺失和同辈影响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两个主要因素。

检察机关多方调查后,在对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经评估转化可能性大的未成年人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处理。

“我们并非一放了之。”夏红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会和学校老师、家长一起组建帮教小组,借助各方资源,帮这些孩子正视过错,矫正行为。

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依托社会力量已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87个。“宽容不等于纵容。”夏红表示,对于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依然以严厉打击为主。

女孩为何卷入网络犯罪?

小雅(化名)上了大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检察官王珏发去一条微信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两人能一直做朋友。

一年前,出于对朋友“讲义气”,涉世未深的小雅被卷入一起信息网络犯罪,这让她心中的大学梦岌岌可危。

当时,小雅和父母都在外地,她在一所中专就读。从小是留守儿童,长大后又在外地读书,家人长期不在身边,她对于友情非常珍惜。

一天,同乡好友小于(化名)找她借银行卡。经不起朋友的再三请求,小雅出于“义气”,帮忙去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借给了小于。

不久,民警找到了小雅,她这才知道那张银行卡竟然被人用于诈骗活动。悔恨不已的小雅,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2021年11月,公安机关以小雅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她移送检察机关审查逮捕。

“当时她思想压力非常大,除了后悔外,最担心不能继续上学。”承办该案的王珏回忆。经调查,王珏发现,小雅系未成年人,并未从中获取利益,同时有认罪认罚、自首等从宽情节。

综合多方考虑后,检察机关对小雅作出不批准逮捕和相对不起诉决定。在王珏的努力下,阳新本地社工和小雅所在地社工联合对她进行跟踪回访和帮教。

除了电话、微信、书面报告等交流形式外,王珏每月都会跟小雅进行一次视频聊天,小雅逐渐放下了担子,重新回归学校,顺利考上了大学。

小雅父母在给王珏的感谢信中写道:“感谢你们挽救了我的孩子,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让她的人生不会就此陷入晦暗……”

“不差钱”为何盗窃手机?

圆了大学梦的小海,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检察官郭讷,他决定将来做一名医生,并已经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小海曾因一念之差盗窃手机,险些毁掉了自己的大学梦。

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均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他们对小海的经济开支从不吝啬,“平时不要孩子张口都会给钱”。

父母平时忙于工作,难有时间跟他深入交流。“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儿子像朋友一样,并引以为傲。”小海父亲说。

2021年,高三在读的小海跟网友见面时,一念之差拿走了对方的手机。因涉嫌盗窃罪,小海被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机关。

得知小海涉嫌犯罪,父母非常震惊,“太意外了,想不通”。承办此案的郭讷调查后发现,盗窃手机是因为矛盾冲突临时起意,再犯可能性较低,没有社会危险性,遂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父母和孩子看似‘关系好’,其实交流一直停在浅层面。”当郭讷问起孩子社会交往情况及案发当天夜不归宿的原因时,父母却都答不上来。

郭讷随后联合社工、小海的父母一起签订了三方协议,组成了帮教小组,对小海平时的交友和生活进行监督管理。孩子每个周末回家后,郭讷还要跟他联系沟通。 

父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从2021年开始,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开始推行对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要求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偏差。

检察院给小海的父母送达了《督促监护令》,还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持续对小海的父母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跟孩子的深层次沟通。

小海逐渐变得自信阳光。半年考察期满后,小海也被依法决定不起诉,今年顺利参加高考,并被一所高校录取。

优等生为何误入歧途?

“没有检察官姐姐每月推荐的书籍,我很难迅速调整心态考上心仪的大学。”圆了大学梦的小明(化名),曾因聚众斗殴成了失足少年。

小明从小喜欢体育,特别是篮球,读高中时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学习成绩和平时在校表现都不错,原本前途光明。

2020年,因为好友与人有矛盾,高二在读的小明受邀一起与对方见面理论,其间矛盾激化,小明率先殴打对方,随后引发聚众斗殴。

“事发后,他非常后悔,担心无法继续读书,参加高考。”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宋俏回忆。

“这个孩子可惜了。”面对前来调查的检察官,班主任老师拿出一摞奖状,摇头叹息。

优等生为何会误入歧途?多次实地走访后,宋俏发现,父母每天忙于工作与小明缺乏沟通,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小明想通过一些举动引起父母的注意。

经综合考虑,检察机关依法对小明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宋俏与小明的班主任、心理辅导师、家长共同组成帮教小组,对他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学习如何正确与父母相处。

发现小明爱读书后,宋俏向他推荐了一本书,小明用一个月时间读完后,两人还交流读书心得。

“这些书籍都是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挑选的。”在一年的考察期内,宋俏共推荐了10多本各类书籍,每本书的阅读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经过悉心帮教,小明逐步恢复状态,顺利参加今年高考,并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通讯员刘怡廷  王阳)

【编辑:丁翾】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54 字。

转载请注明: 失足青少年中有人考上“双一流”大学,犯罪情节较轻不起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