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二战中,轰轰烈烈的诺曼底登陆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军事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虽然饱受业内的一些争议,但依然是一个伟大的战例。
如果说,饱受争议最大的问题,一定是上岸部队的伤亡惨重,要说比伤亡惨重更饱受批评的事情,一定是死守登陆场,没有敢于穿插,包围守军。以至于40多万德军“从容”撤退,成为防守柏林的中坚力量,更是加重了日后进攻中的伤亡。
拥有数倍与敌的军事力量,各路名将出谋划策,却打成了一场热闹非凡、没有章法的“小家子气”仗。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太不应该了,但如果从整个全局去分析这场战役,就会发现导致这个结果的必然因素有许多。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首先,苏德战争进入1942年,正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困难的时期,按照英美苏三国首脑初定的协议,英国要渡过英吉利海峡,在德国人的后方开辟战场,以此减缓苏军的压力。然而,“狡猾的”丘吉尔为了保卫英国“生命补给线”,出尔反尔,改向地中海,在非洲登陆。
随着苏德战场的反转,苏军开始反攻,眼看要进入西欧,此时的英美着急了。眼看着西欧的利益将被苏联获取,既不能又没有脸让苏军停下,只得在暗暗叫苦的同时,“仓促”选择尽快渡海作战,正是因为要争分夺秒,战略上就局限于先打过去再说。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其次,英美同盟之间,看似是一家人,但其实背后的小动作一直不断。英国嫌美国参战晚,不具备“老大”的资历;美国更是看不惯英国人依赖他们的外援,才由守反攻,没有当“老大”的实力。蒙哥马利和巴顿的争抢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他们是各方的“标志性”人物。
于是,在制定具体战术上,各有各的看法。为了自己的利益明争暗斗,各怀鬼胎。有的说让自己的部队首先进攻,有的选择容易打的方向等等,虽然有统一的盟军司令部,但司令部里的人可是来自各个国家。可想而知,会乱到什么样子,最后选定的战术一定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保守的一种。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选择这样的渡海战术,上面两个原因如果只是“消极”原因的话,那么积极的因素就是,此时的盟军比任何时候都强大,足以在海峡对面的各个地方上岸。无论是哪一点,都将是德军的噩梦,这种“自信”,让他们不是太在意需要“花哨”的战术来解决问题。两栖作战的经验不多,更看重登陆场。
说道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栖作战在很早就有,虽然失败的多,但二战期间,几次两栖作战还是成功的。其实,我要说的是,诺曼底战役前两栖作战胜利或者顺利的经验少,没有什么可借鉴的。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一是,同盟国曾成功地发动过三次两栖进攻,然而,对方的海岸线都没有设防。在北非,美英联军出奇制胜,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在西西里岛,敌方虽然是心灰意懒的意军,但还是发生了一些无法想象的混乱;在萨莱诺,德军差一点儿将他们赶回海里,尽管在人员和武器的数量上,都不如英美军队。
二是,德最高统帅部为了对付来自海上的威胁,保护大后方,也在调兵遣将。不惜将东线的精锐部队调往西线,加强防御;有“战术家”美称的隆美尔也被调往西线,建立大西洋壁垒,这将对未来上岸的盟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一旦渡海战役开始,建立不了坚强的集结地域,被赶下海,再次渡海将延迟到1945年以后。推翻纳粹德国的统治还是小事,最大的问题还是西欧的利益将落到苏联的手里。所以,必须保证上岸的同时,不惜一切代价稳固集结地域,保证后续部队和物资源源不断的上岸,再考虑扩大战果的事情。海陆空新式武器太多,配合不成熟。
让他们最感自信的,除了有强大的陆军,更有各类作战的新式武器。但是新武器不协同,配合就发挥不了最大的火力支援。虽然也演练多次,但是没有经过实战的锤炼,效能将大打折扣。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而且,为了达到战役突然性和尽快建立集结地域,大口径舰炮只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袭击。没有摧毁守军的工事,导致人员伤亡惨重,这也是战后备受指责的地方。殊不知,如果对德海防火力打击2小时,可能减少上岸部队的伤亡,但机动能力很强的德装甲集群会源源不断的前来增援。
因此,同盟国把能上岸,以及稳固集结地域的胜利成为诺曼底登陆的首要目标。而将德军滞留在沿岸,包围并歼灭在法国本土成为次要目标,因为他们坚信随着登岸部队的越来越多,对手败退是迟早的事情。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于是就有了战后一线业内人士的批评和指责。虽然,此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战果,但其政治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方面,他把战争引向了敌占区,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士气;另一方面,抄了德军的后路,有效的配合苏军的反攻,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最为重要的是,由于英美的快速介入西欧战事,苏联试图解放并独占西欧的可能成为泡影。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上的较量自始至终存在,战后的美苏“冷战”就是最好的说明。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02 字。

转载请注明: 英美急于介入西欧,上岸是目的;不惜伤亡代价,稳固集结地是关键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