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朗读

  在教《皇帝的新装》过程中,笔者在七年级1班开展了分角色朗读的语文活动。下课后,两个女孩找到笔者:“老师,我们不喜欢这样的语文活动!”

  分角色朗读,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可她们为什么不喜欢呢?原来,在她们的心中,用课堂时间来分角色朗读,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听老师多讲一些知识点,或者多练几道题呢。”

  听了她们的理由,再联系班上孩子们平时读课文懒洋洋的“蚊子声”,笔者明白了她们的意思:考试不会考朗读,练习朗读不能提高分数,所以读得好也没什么用处!

  目前的语文试题中,确实没有出现朗读类考题。但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学习方法,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难道在今天全过时了吗?

  当然没有。且以我们现在学习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书中要求我们掌握的读书方式,就有朗读、默读、速读、跳读等,这些既是学习任务,也是必须要提升的语文能力。而且,据笔者所知,不管我们在哪个学段,培养读的能力,都是语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的任务。

  这样看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读,特别是朗读,是有益而且必需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朗读呢?

  首先,朗读有利于读文识义。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方式。通过朗读,我们可以由文入景、因文生情,朗读的时候,需要眼到、口到、心到,这是古人十分推崇的“三到”读书法,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由文字的读音,深入到对文字含义的理解,进而在脑海中产生形象,然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比如,当你在吟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天色昏暗,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在石上淙淙流过”的景象,感受到那“月下青松立,石上清泉流”的幽清明净之美,读到这里,我们似乎也走进了诗人王维的世界。

  其次,语言文字是载体和媒介。反复诵读,能培养我们的语感,有助于品味语言。比如,在《皇帝的新装》中,“真是美极了”这句话,先后由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随从等人说出,朗读时,我们可以从他们众口一词的浮夸腔调中,感受到这些人的惶恐不安,同时,对他们愚蠢和虚伪的可笑本质,也能有所体会。

  第三,朗读不仅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字的感受和理解,也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实现对它的再创造。比如,当我们反复吟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句时,那鲜明的“黄”“翠”“白”“青”四种色彩,那黄鹂在翠柳枝叶间清脆鸣叫的景象,那新鲜而优美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一幅“晴空万里,一碧如洗,柳枝轻漾,黄鹂鸣唱,白鹭翱翔”的绚丽图画,如在眼前。

  最后,我们再谈谈《皇帝的新装》中的分角色朗读活动。这个语文活动,目的是希望引导大家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不同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感知人物形象,为接下来的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等作铺垫。我们不能否认,通过分角色朗读活动,我们对人物的心理和形象,确实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考试不涉及朗读,于是就认为朗读是浪费时间,这显然是短视的观点。但笔者并不想责怪孩子们的功利观。因为,如果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不变,或者“唯分数论”的中高考招生制度不进一步改革的话,那么,孩子们希望“多掌握知识点,升入名校、考进重点班”的想法,就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话虽如此,我们却不能忽视读,特别是朗读的作用。因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样变迁,教与学的方式如何进步,朗读的功用都一定存在,并且不可小觑。“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如果还活着,已近千岁,但他在《读书要三到》中说的这句话,却依旧年轻而响亮。

  平心静气地给孩子们讲了这些话后,看见他们的眼中有光闪过,笔者的心情稍微欣慰了些。但笔者也知道,孩子们不愿多读,而愿“多练题,得高分”的顽疾,却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根除的。

  (作者为四川省德阳市岷江东路逸夫学校教师)

  詹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34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朗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