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榜前三“清浙北”,两三百亿资金从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作者:孟凌霄,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教育部、工信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22年部门预算报告。清华大学以约362.11亿元蝉联国内高校经费榜第一,浙江大学以约261.03亿元位居第二,北京大学以约219.29亿元位居第三。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清华大学的预算经费一骑绝尘,仍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预算超过300亿的高校,比位居第二的浙江大学高出整整101.08亿元,差额相当于吉林大学(约103.93亿元)、北京师范大学(约98.97亿元)的全年预算。


同时,清华大学的预算经费增长十分可观,相比2021年的317.28亿元,增加了44.83亿元;第二名浙江大学的预算经费也获较大提升,相比2021年的228.16亿元,增加了32.87亿元。


令人意外的是北京大学,其预算经费相比2021年的221.34亿元,反倒降了2亿元。如此一来,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在预算经费上的差距一下就拉大了,两者的预算经费差额从2021年的6.82亿,迅速扩大为41.74亿。


高校预算榜前三“清浙北”,两三百亿资金从哪来?

2022教育部直属高校高校预算TOP 3(图源:中国教育在线)


高校经费年年水涨船高,但校际差异悬殊。那么,高校的钱哪里来?动辄百亿的年度预算,靠的是财政拨款的支持,还是高校自主经营能力?


一、上年结转44%,高校钱花不完?


在高校年度预算中,一大资金来源是上年结转。


所谓“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预算已开始执行但尚未完成,本年仍需按照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通俗来讲,就是上一年度预算中没花完的钱。


三校2022年收支预算显示:


清华大学上年结转约106.30亿元,浙江大学上年结转约100.89亿元,北京大学上年结转约56.28亿元。


以浙江大学为例,2022年结转经费几乎占上年预算总经费228.16亿元的44.22%。


预算近一半没花完,这正常吗?


实际上,预算中的上年结转经费与科研项目的完成周期有直接关联。


以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基础理论研究的完成时限一般为3年~5年,应用对策研究的完成时限一般为2年~3年。因此,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等预算执行很难在当年结清。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则认为,结转经费高企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


  • 一是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或者预算执行过程碰到政策瓶颈等问题;


  • 二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合理造成了科研经费支出困难。 


二、财政拨款,占几何?


在上年结转的资金之余,高校的收入科目通常包括四项收入,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指的是高等学校当年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和财政其他拨款。


在清华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约57.32亿元,占收入预算的22.41%;浙江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约41.59亿元,占25.97%;北京大学本年收入预算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约51.71亿元,占32.30%。


可以发现,这部分财政的直接拨款是高校收入的重点来源之一,占预算前三甲高校的五分之一以上收入。但相较于高额的总预算,各高校列出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相差并不太大。


第二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通常在高校收入预算中比例极小,如北京大学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115.50万元,占0.01%;清华大学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6362.50万元,占收入预算的0.25%。


因此,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并不是高校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高校自己“挣”来的钱


真正造成高校经费差异的,还是高校自己“挣”来的钱。


收入科目的第三项事业收入,是与高校科研工作者密切相关的一项科目。


一个大学新生,每年为母校缴纳学费、住宿费,这些都属于学校的教育事业收入。不少教师、学生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则可能为高校带来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咨询等方面的收入。


以上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共同构成高校收入科目中的事业收入。


在本年度高校预算前三甲中,清华大学事业收入约137.20亿元,占收入预算的53.65%,浙江大学事业收入约91.50亿元,占57.14%;北京大学事业收入约71.22亿元,占44.48%。


针对高校事业收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撰文评论:


“这部分收入则全部来自高校,是高校自己挣出来的,不是谁拨付的。各著名大学经费的差异,在这个方面体现出来了。”


第四项其他收入,则主要指高等学校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租金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现金盘盈收入等。


在这部分收入中,高校的经营能力不可小觑。


去年3月,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李永新向北大捐资10亿元,这是北大建校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


此前,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分别累计接受校友捐赠47.20亿元、41.97亿元,浙江大学获捐赠23.77亿元,居第4名。


如今,高等教育在经济形势中保持增长实属不易。逐年增长的预算经费,也被赋予更多利好一线教研工作的期待。如北京大学项目效益目标表的年度目标一栏所言:


为学校教研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并回馈社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作者:孟凌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81 字。

转载请注明: 高校预算榜前三“清浙北”,两三百亿资金从哪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