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桂林戍兵起义,又称庞勋起义。这次起义是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对于当时已经千疮百孔的唐王朝来说,这次起义要比裘甫起义的性质严重得多,因为裘甫起义属于民间起义,而这次起义则是爆发在军队中,说明了朝廷统治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咸通四年(863年)南诏陷安南,唐廷募二千兵驰援安南,其中分了八百人守戍桂林(今广西桂林)。按照约定,三年一代,换言之,就是这八百戍兵在三年之后由新募的戍兵替代,他们可以返回家乡。
八百戍兵主要来自徐州,以勇悍闻名,唐廷由此特派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前去镇领。本来崔彦曾的严刻治兵方法已引起戍兵的不满,加上他信任的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的残暴,戍兵更是大为不满。然戍兵一忍再忍,希望能忍满三年,回家乡与妻儿老小团聚。可三年期满,到了咸通六年的时候,约定的三年期限已满,但是始终没有人来换防。崔彦还以种种理由,将他们强留下来。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一年又一年,士兵们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就这样又过了三年,戍兵多次提出请履行当初的约定,但崔彦曾却以让他们回家的军费不够为由,要他们再留一年。要知道中国人自古就把乡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背井离乡的时候最为思念家乡,于是回家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戍兵已不再信崔彦曾的话,激愤的情绪弥漫全军。在此之际,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秘密酝酿兵变,杀了监视他们的军官,推颇有人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劫了仓库,北向家乡徐州打去,沿路州县毫无阻挡之力。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唐廷闻信后,遣中使高晶张敬思,赦免戍兵之罪,并答应送还徐州。到了湖南,张敬思设计引诱义军放下武器,可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又严兵把守要害,引起庞勋等人的怀疑。大家认为,朝廷所以赦免,是害怕在路上消灭不了义军,溃散为患,如果到了徐州,必然会下毒手的。于是,拿出个人钱财,打造甲兵贺帜,重新武装起来,乘船东下,过浙西进入淮南。淮南节度使令狐绚因没有命令诛讨,遣使慰劳,送来军粮饲料。庞勋乘机召集散落在乡间的银刀军等士兵藏于船中,众至千人。这期间,朝廷屡次令崔彦曾慰抚戍兵以免生疑,等待时机消灭。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九月二十七日,庞勋等至泗州(治临淮,今江苏盱眙西北)。二十八日,至徐城,庞勋、许佶等对戍兵们说:我们擅自北归,无非思念妻子儿女。听说有密敕颁下徐州本军,等我们到后就要杀身灭族,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为天下人耻笑,不如同心协力,赴汤蹈火,不但可以免祸,而且可求富贵。众人踊跃称好。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十月,庞勋再递申状,要求把都押牙尹勘、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这三个大家痛恨的军将罢职,并要求让北还将士别置二营,共为一将,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崔彦曾接申状后与诸将相商,决定进讨庞勋,遂命都虞侯元密为将,率兵3000人讨征庞勋,同时命宿、洄二州出兵邀击。元密军到任山,庞勋在山下列假人疑阵,悄然向符离方向进发。黑夜官军才发觉,但恐埋伏,退兵城南,待天明才去追赶。这时,庞勋军已达符离,和宿州兵500人奋战在濉水上,官军一触即溃,望风奔逃,庞勋直捣宿州。而宿州当时由观察副使焦璐代摄州事,城里已没有军士,只好逃走。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庞勋军进宿州城后,散发财米,选募壮丁,一日之中,四面云集,得数千人,随后庞勋又带着六七千人的部队,杀到徐州城,并得到人民拥护和帮助,攻下徐州城,俘崔彦曾、焦璐等人,杀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庞勋军声名大震,徐州城中愿附从者万余人。庞勋趁势又攻下了几座城池,于是就自以为无敌于天下,日事游宴,谋士劝他不听,尤其是同他在桂州举兵的将领更为骄暴,夺人资财,掠人妇女。
在庞勋享乐的时候,朝廷又派遣康承训率领七万士兵攻打起义军,义军节节败退。最终在庞勋攻打宋州失利,准备转攻亳州时,途中遭到沙陀骑兵追击。他欲折道返回彭城,却被沙陀骑兵追上,遂全军覆,庞勋在突围中战死,时为咸通十年(869年)九月,至此,庞勋起义失败。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庞勋起义前后一年零两个月,是唐末继裘甫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农民反抗斗争,是对唐朝统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为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黄巢起义作出了积极的准备,史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是对庞勋起义在唐末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中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64 字。

转载请注明: 唐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线——庞勋起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