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很多人肯定会想到春秋战国的长平之战,公园前260年,白起坑杀45万赵军降卒,赵国主力全军覆没,这个昔日秦国在征服途中最为强大的对手,也彻底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能力。
如今的人们,都将战败的责任归于赵括,认为他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一无是处的庸才,然而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就让我们好好来分析下那一场战争。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在军中推行胡服骑射,导致赵国战斗力大增,作为它的邻居,秦国必须要消除掉这个国家,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攻打其他国家,两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必有一场大战发生。
因此在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国大将王龁主动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起了进攻,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而对敌之人正是被赵王派出的廉颇,秦国的军队,大约为60万,而赵国派出的军队,大约为45万。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根据如今地图来看,赵秦之地不过两省,如何有这么多军队呢?里面自然还有负责运粮补给的数十万民工,两国的国力又如何呢?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肥沃,商鞅变法后更是粮食充足,国富民强,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那我们再来看看赵国军队,赵武灵王的改革仅限于军事,赵国地处冀州,资源比起其他六国,相对荒凉,“地薄人众”,疆域虽然广阔,但是耕地有限,而且又不重农抑商,史书记载他“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因此农业相对落后。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从这些情报来分析,很明显赵国也拖不起,因此廉颇最初领导打仗,也是希望能够速战速决的,然而随着两军相交,两国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当年4月,赵国就失去了裨将赵加。当年6月,秦军发动进攻,攻破赵国阵地,赵军4名都尉(将军)被斩杀,赵国长平以外最重要的两个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当年7月,清军继续发起强攻,又杀掉了赵国两个都尉。赵国已经失去了主动权,赵国士卒也对秦国产生了本能的恐惧。经过从此廉颇彻底老实了,龟缩在丹河东岸,建筑壁垒,高挂免战牌。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秦王和赵王对于这种结果是不满意的,因为这样拖下去,秦国即便拿下了赵国,国力也会大幅度的损耗,说不定会被其他诸侯围攻,而赵王就更着急了,因为虽然赵国是守备方,然而他们的粮食消耗得更快。率先赵王坐不住了,他先是派遣使者郑朱来到秦国求和,没有获得同意之后,又赶忙催促数次战败的廉颇进行决战。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眼看国库将近,同时赵王尽可能地派遣使者,齐魏楚等国家借粮。虽然六国对赵抱有同情态度,但是一来乐得坐收渔翁之利,而来他们对赵国的形式并不看好,一旦赵国输掉了这场战争,借出去的那些粮食自然不可能让秦国来偿还,更何况齐国、韩国等国家和赵国还有前身的恩怨。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而同样不想耗下去的秦国则在赵国实行反间计,想要赵王换帅。而赵奢的儿子赵括,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被推倒了台前,此时的赵军占据天时吗?不占,“粮草无多,士卒皆机”,临阵换将,国内流言四起。占据地利吗?不占,赵军想要发动反击,补给和后勤已经无力支长距离奔袭,只能够兵出长平,一旦出关,赵国很容易就面临夹击,腹背受敌。占据人和吗?同样不占,先前的战役,赵军士兵已经被秦国吓破了胆,军心动摇。而赵王依然不管不顾,坚持要求突击。
这样的环境,即便是让诸葛亮过来指挥,也是一个字:“输”。赵括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呢?进攻反而有一线生机,但是往后拖下去,赵国可能率先崩溃。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因此赵括率先发动了进攻,秦国为了诱敌,故意丢掉几座粮仓,这依然满足不了赵国的补给,史书记载,赵括为了维持军队的供应,下令“宰马、吃秦尸”,后者激起了秦国人的愤怒,正是坑杀降卒的主要原因,即便知道秦国设下圈套,赵括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往里面钻了,而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长平之战,赵国注定会是失败的一方。只不过赵括成为了最大的背锅侠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52 字。

转载请注明: 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真是赵括责任吗?诸葛亮来也是一个字:输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