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前几天《指环王》重新上映,发小便约我一起重温这童年的经典回忆。想当初《指环王》刚上映那会,家乡五六线的小县城因为没有电影院,只能去看画面粗糙的盗版碟,就这还看得津津有味,但这次却让我中途睡着了……

《指环王》影射二战?

抛开已经被很多人吐槽过的剧情拖沓和画面模糊,《指环王》这部电影本身就有些不太光彩的隐喻。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起因还是和发小的一段对话,当我看到精灵族的射手部队整齐划一地出现在画面时,他们手中持有的长弓引起了我的注意,便吐槽这很像英国中世纪的长弓射手,这个兵种因为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重创了法国重骑兵,得以一战封神成为英国人的骄傲。

大家还记得整个精灵族的权力体系么?最高的恰好是精灵女王,而英国好巧不巧的也是一位女王,英国女王1952年即位,《指环王》小说1954年出版。而这位女王在《指环王》第二部双塔奇兵中,又多次重复一句经典的台词:“精灵的时代已经结束,阿拉贡领导的人类联盟即将开启新的纪元。”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好巧不巧的一战结束后,曾经的英国就开始式微,等到二战结束属于英国的时代便彻底结束,美国接过头把交椅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存在,精灵最后的归宿是坐船出海去海上的岛屿,而英国也恰好是一个岛国。

以上促使我不得不赶忙翻出手机查一查《指环王》小说的作者背景,果不其然是个英国人,还是一个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怪不得……

再来回顾下《指环王》三部曲中经典的三人团队:法师甘道夫、精灵射手莱戈拉斯、矮人吉姆利(又名金雳)、人类王子阿拉贡,这四人贯穿始终是对抗大反派魔君的核心力量,其中法师甘道夫可以看做是英国首相的化身,其前身灰袍形象周游于各方势力,看似交友广泛,实际上更像是个搅屎棍,像极了二战前英国的多位首相,尤其是主推绥靖政策的张伯伦。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而化身白袍以后的甘道夫,一改之前猥琐懦弱的性格,不但成为主战派,更是玩的一手好谋略,不用说你也会猜到这不正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二战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么?

至于精灵射手则是英国军方的代表,动作花里胡哨,看起来最拉风,但实际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像极了那位”大名鼎鼎“的蒙哥马利元帅。

以上你或许可以说是推测,但接下来的几个人物对比就可以说是实锤了,首先是矮人吉姆利,其实是法国流亡政府的总统戴高乐,众所周知戴高乐是高个子且帅气的法国人,但英国作家就恰恰反其道为之,将其化为一个又矮又丑陋的矮人形象。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矮人建立起了坚固的堡垒,却在魔君的军队面前很快亡了国,只剩下一个吉姆利活跃在对抗魔君的第一线,同时和其他人势力的领导者建立了深厚友情。

二战法国建立起了坚固的堡垒,也是在很短时间内亡了国,只剩下一个戴高乐活跃在对抗法西斯的第一线,同时和英美领导人建立起了很深厚友情。最有意思的是作者还借用矮人贪财这个槽点,用以讽刺一战结束后法国对战争赔款的喋喋不休……

矮人隐喻法国人还好,人来之子阿拉贡就近乎赤裸了,他毫无疑问是美国人的化身,有的人会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不是一个瘸子么?其实阿拉贡的具体人物原型应该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五星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因为罗斯福大多数时间都在美国本土,所以艾森豪威尔更符合与丘吉尔、戴高乐和蒙哥马利并肩作战的美国领袖标准,结合《指环王》作者托尔金写就小说的时间1954年至1955年,恰好在艾森豪威尔1952年竞选总统获胜后的任期内,艾森豪威尔的影响力自然达到顶峰。

最狗血的是作者托尔金还特意为人类之子阿拉贡安排了一位精灵族女人作为自己的正宫娘娘,用以弥补艾森豪威尔无法将他众所周知的英国战地情人凯瑟琳带进白宫的遗憾,作者你有心了……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而阿拉贡的父亲背叛联盟的故事,影射的岂不正是一战后,美国为了解决自身经济危机的遗留问题,无视德国法西斯的狼子野心,竟然对德国进行大量经济投资,为战后德国的迅速崛起当了帮凶。如果不是阿拉贡父亲的一时贪心,根本不会有魔君的再次复生,同样如果没有美国的资敌,也很难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少不会那么惨烈。

除了以上形象,自然还有化身代表法国贝当政府的白袍法师萨鲁曼,在第一次对抗魔君的战斗中他是英雄,但在第二次时却成了叛徒助纣为虐,而法国的贝当元帅恰巧也是一战英雄,在二战中却成了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至于洛汗国王希优顿或多或少都有些苏联的影子,比如在魔君扩张势力阶段选择消极对待,再比如自己的亲儿子死于对抗魔君的战斗中,恰好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儿子也死于抵抗法西斯的战斗中,当然如果《指环王》电影只是简单地借用二战的故事脉络,换了一批人物设定和背景这也没什么,坏就坏在它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灌输,彻底掩盖二战胜利的真相,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二部分的讨论。

二战究竟是谁打赢的?

一提到二战,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是美国带领盟军打赢了邪恶的法西斯,谁让强大的苏联已经解体了呢?没有了制衡,伴随美国强大的文化输出和舆论造势,美国彻底篡夺了二战的胜利荣耀,进而掩盖其二战最大元凶的不光彩历史。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从《挽救大兵瑞恩》到《兄弟连》,一系列的影视作品宣传的都是美国大兵的英勇无畏,却没有谁敢用同样的影视作品,来描绘美国华尔街是如何资助希特勒发家的……如果说战争题材的宣传过于赤裸,那么类似《指环王》这种假借魔幻题材,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判断的就更可怕了。

举个例子,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的审美是很排斥金发碧眼的白人形象了,因为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种扮相的要么是妖怪要么是夜叉,所以”洋鬼子“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但一百多年过去了,金发碧眼的白人形象已然成了美的化身,即使是矮穷挫的白人也会受到国人的另眼相待,这变化是不是也太大了?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如果说欧美白人是借助自身经济发达造就的文化优势,但就连来到中国的黑人也受到了类似的另眼相待,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这些黑人大都来自第三世界国家,有的甚至还处于一夫多妻的部落社会,就是这样的黑人依然可以赢得很多中国女性的青睐,也难怪很多直男对此表示匪夷所思,甚至有些愤慨,但愤慨却很难找到根源,于是便很容易发泄到整个女性群体身上。

事实上,造成这一巨大审美改变的正是过去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外来文化侵略,从《灰姑娘的故事》到日漫《圣斗士星矢》(日本被美国影响的更严重),金发碧眼的欧美女性成为无数中国孩童心中美丽善良代名词。再从《007》到《泰坦尼克号》,中国的孩童从小便被欧美文化塑造着想要达到的审美观,而审美观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价值观,所以这也是为何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留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失去了强大且自信的文化。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回到《指环王》电影,故事中洛汗国的围城之战的重要性被极大削弱,因为来攻打的并非魔君的主力部队,而是投降派萨鲁曼的部队,所以即使被打败了也没多大影响。事实上二战中攻打苏联,并兵围斯大林格勒的可是德国法西斯的主力部队,几乎是精锐尽出。

小说中的围城之战是靠回援的洛汗国骑兵部队挽救的,但作者的叙事手法就很“微妙”了,以英国史首相丘吉尔为原形的白袍甘道夫成为胜利的关键,事实上英国压根就没参与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就更不要说美国和法国了。

按照小说和电影的描述,在最终章《指环王:王者归来》中打败魔君主力的是人来之子阿拉贡率领的亡灵部队,其原形自然是美国欧洲战区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事实上纳粹最硬的骨头基本都是苏联红军啃下来的,不然攻克柏林时上空就不会飘扬红色的旗帜了。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是不是看完《指环王》,再来看美国人描绘的二战历史,美国人拯救了全人类似乎变得合情合理了?

《指环王》小说相当于是二战后英国人假借魔幻故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寄托和回顾。叙述视角完全是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两场战争,或许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客观的描述,但难免也带有一些主观色彩。而等到好莱坞导演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其中的政治色彩就越发浓厚了。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也难怪近些年很多人吐槽美国的奥斯卡奖所谓的政治正确,却前前后后颁给《指环王》17项奥斯卡金像奖,尤其是最后一部《指环王:国王归来》更是获得11项金像奖,而当时的背景正是美国借911恐怖袭击为借口,在全球大肆展开军事威慑,这难道是巧合吗?

电影《指环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虽然在作者发布这部小说没多久便声明这部作品并没有什么政治导向,但在我看来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23 字。

转载请注明: 《指环王》重映,电影背后的隐喻你看懂了么?英国人自嗨的木偶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