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谋略,不会用兵?

大家好,我们的大橙橙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我一直主张一个观点:史官就该老老实实做好记录,不应该随意在史料里埋藏自己的私货,哪怕是自己的立场上最中立客观的评价都不行。
为什么?因为隔行如隔山。史家们或许有从政不错的如司马光。反倒是司马光绝口不提他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因为司马光懂份量啊,越懂的人越不敢评价。而是在《资治通鉴》里就事论事。
而司马光即便就事论事,一跳出自己擅长的领域,在“子午谷奇谋”这块就闹了个大乌龙。因为司马光即便既是史学家也是政治家,但他不懂军事。在子午谷奇谋里夹带私货结果夹出了车祸。
如何评价《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谋略,不会用兵?
司马光尚且如此,陈寿的史评翻车便不足为奇。陈寿的仕途本来就一塌糊涂,在蜀做不到高层,在魏屡次被贬。他对政治是存在认知偏差的。
陈寿的军事履历除了一个随军主簿外再无记载,他对军事的认知可能也就比吃瓜群众强上那么一些。
因此哪怕陈寿尽量,尽一切努力去公正评价诸葛亮,这个评价也是翻车的。
首先陈寿的“长短说”,无论长和短作何字意去解释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凭什么说诸葛亮在政治上比军事上更强?”或者说“凭什么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
如何评价《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谋略,不会用兵?
诸葛亮在军事层面的造诣属于武庙十哲的水平,政治层面的造诣属于十大贤相的水平。都是属于通史十佳的范围内,你如何去对诸葛亮的政军之才作出长短之较呢?
其次是陈寿对北伐的评价,又陷入了“胜”与“败”两个极端的毛病。这几乎是古代文人的通病。什么才算赢,什么才算输。或者北伐本身适不适合用输赢胜败去评价?这些都是个问题。北伐于蜀汉的意义,跟抗美援朝于我国的意义相似,是“立国之战”,这根本不属于可用胜败输赢去评价的范畴。
最后是对“北伐失败”的评价,更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无稽之谈”。陈寿连诸葛亮北伐的总体目标,以及历次北伐的战略选择,以及配套的战术设计,全都不知道。然后把韩信搬出来说诸葛亮身边没有韩信这样的名将作为理由。古往今来几个人能比得过韩信的?这样的史评看似态度端正,但是没有任何意义。为啥呢?因为这说了等于没说。
孙权北伐失败是因为没有白起这样的名将辅佐,曹魏率先事实性亡国是因为没有姜太公辅佐,唐玄宗未能迅速平定安史之乱是因为身边没有张飞站在黄河边一声大喝吓退十几万叛军。这种评价属于文人式的自我浸淫,你说不出他的话哪里不对,但无聊且无用,于当世没有指导意义,对后世没有借鉴价值。你总不能但凡事情没做成就开始抱怨往圣先贤不能转世再生吧?
如何评价《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谋略,不会用兵?
史官老老实实记录历史,这是史官的本职工作。不添加私货,保证历史的客观公正性,就是最为成功的史官。而对历史或者历史人物的评价,交给专业的人来就可以了。
要评价军事能力,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质疑,李靖对诸葛亮的推崇,难道不更准确更有价值?
历史本身就是最好的评价,不用史官们发表意见。巴蜀一地,对完整的中原政权能维持攻势的有且只有蜀汉一个。而诸葛亮在世期间,强魏被弱汉压着打,丧师失地,魏地纵深,蜀汉军队来去自如,魏军却不能有效打击蜀汉军队。这段历史本身就是对诸葛亮军事能力最公正最有说服力的评价。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93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评价《三国志》说诸葛亮不善谋略,不会用兵?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