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际,当有近思远虑丨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梅明蕾

迎来大暑,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到来了。大暑平均气温在二十四节气中最高,是名副其实的“炎热冠军”。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高温酷热分布图,全国近三分之一区域的高温最大值,均出现在大暑这个节气。在这个“节点”上谈论气候不无意义。

“大暑”之际,当有近思远虑丨九派时评

图源:中国天气网

大暑年年居“炎热冠军”地位,今年又有新的不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表示,今年7月可能是有相关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7月。该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所长施密特说得更具体:将地面与卫星搜集的各种数据输入模型,初步结果显示,这个7月可能是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来世界上最热的一个月。

“最热7月”的出现,自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结果。每年的世界气象新闻都显示,全球各地均有气候不断变异的景象,今年似更出格,从来算不上太热的地区和国家今年气温突然上升到摄氏40度以上。进入7月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原先南方的几大“火炉”刚心存侥幸,以为躲过了大热的劫数,却不料“湿热交蒸”的天气随即紧跟而来。全球变暖(热)的大趋势下,地球上哪有不受影响的地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相对大自然,人是渺小的动物。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面对大自然的造作,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拿出应对之策。人的本能注定了他们首先会关注眼前发生的一切,然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至于“常怀千岁忧”,则是人类智慧进化到一定阶段后的表现。

视线落在眼前。“最热7月”的来临,“生命至上”,首先得考虑生民的生命安全。我有一个小小的观察,现在开私家车的人,早早就将车窗关严实打开空调,而不像以往在乎几个汽油钱了。无非是生活水准提高了,因此也更加“惜命”。

我也注意到,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对在炎热气候下辛劳作业的人们、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倾注了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媒体上照例在讴歌他们,但企业和政府部门理应更加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尽量避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温作业。空调机早就普及了,但为了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每个人是否都自觉地将空调机调到适当的温度?这些均属举手之劳,只看人们是否有这个心。

众所周知,不久前中美政府刚刚派代表进行了气候谈判。可想而知,谈判少不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博弈。但重大的共识或前提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在没有发现外星人时,地球人处于“根本孤独”的状态,换言之,地球上发生的问题只有靠人类自己解决。其实又何止气候,举凡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莫不如此,故此,总也少不了饱含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近思远虑。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九派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7 字。

转载请注明: “大暑”之际,当有近思远虑丨九派时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