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铁路守护人」赣江最后的铁路潜水员

01:5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朱嘉明)报道:萍乡工务段樟树路桥养修工区桥隧工余成与赣江颇为有缘。

早年,养护樟树大桥的有巡桥的、防护的、检修的,加起来七十多号人。车间就在樟树大桥边上,离赣江大堤不到一百米,余成的家就在车间院内。余成的爷爷、爸爸是樟树有名的捕鱼高手。在赣江边长大的余成,水性极好,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浪里白条”,自比《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的好汉张顺。余成传承了家族基因,也是捕鱼高人。樟树捕鱼和钓鱼爱好者中,余成的名字无人不知。

水性好,自然要选派他做与水相关的事。树赣江大桥全长3068.64米,位于沪昆线樟树至张家山区间,主跨部分拥有87个墩台。水下桥墩由于长期处于水中,不仅承受高速流水的冲刷,在各种载荷或地应力等作用下,除了会产生体外损伤以外,内部结构也会发生异常变化,存在许多安全隐患。1983年,南昌铁路局挑选4名桥隧工参加在杭州举办的潜水员培训,余成是其中之一。学成归来,余成参加了多起赣江水下救援和险情摸排,为安全立功的同时,自己也遭遇了险情。

去年,年满55岁的他原本可以退休,考虑到身体尚好,他申请延迟两年退休,所以,他现在还是樟树路桥养修工区的在编职工。

我们现在看到的樟树铁路大桥,其实是1995年新建的。此前的老桥因为一起意外事故而垮塌。余成的职业生涯主要是陪这两座桥渡过的。

老樟树铁路大桥,受制于当时的建桥能力,设计标准不高,检修作业量大。余成任潜水员时,时常要与同事一道巡查大桥墩台。同事在船上负责接应,余成潜到水下,负责水下检查。

樟树铁路大桥水下最深处20米,余成穿上比自身重量还要沉的潜水服,潜到水下,逐根墩台检查。一趟检查作业下来,余成要在水下呆上三个小时。

水下作业,全靠一盏头灯照明,江水太混浊的时候就无法开展作业。主汛期,墩台受冲击最大,最需要检查,偏偏此时的江水又最混浊。因此,江水稍微变清一些之后,余成就要下水。水越深,水下作业的安全压力就越大。有一回,余成潜水作业结束,要返回,他通过传声器告诉船上的同事。同事往余成的潜水装备里充气,使余成能浮上来。

正常情况下,二十秒,余成就该露出水面,但这一回,过了一分多钟,还没见他出来。同事马上警觉起来,几个人合力拖拽保险绳,把余成生生拽出了水面。

余成一出水,把众人吓了一跳:他潜水服上的帽子不见了。也就是说,余成在水下,在无氧、无视线、高压的情况下呆了一分多钟!多亏了余成年轻,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过硬,换成其他人,说不定就牺牲了。事后分析,余成潜水服上的帽子,螺丝是别人拧的,没拧紧,又没有经过第二个人确认。余成自己也不知道。下潜时,没有问题,上浮时,要往潜水服里充气,气压一下就把帽子冲开了,余成瞬间就处于没有保护的状态,身上还有一百五十斤重的装备。

历次险情中,最危险的一次是水下打捞汽车。樟树一辆汽车坠江,当地政府请余成下水,探摸坠江汽车的位置,并绑上吊装缆索,以尽早把汽车打捞出来。

余成下水。时值汛期,水急浪高,更麻烦的是水下能见度极低,伸手不见五指。余成在水下摸索,花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找到了汽车,并把汽车捆绑好了。待他要上浮时才发现,由于在水下探摸时间太长,他的救生绳、通气管和吊装缆索缠绕在一起,而缆索又与汽车捆在一起。

他上不来!

险情就这么无声无息地降临在他身上。余成数次尝试脱身,但没有成功。长时间呆在水下,江水是冷的,余成感受到了一阵紧似一阵袭来的寒意,由外而内,让人恐惧,而且,谁也救不了他。

危急时刻,余成想出了办法:让救援吊将他和汽车一起吊上来。他趴在汽车上,随汽车缓缓上升。眼看要露出水面了,救援吊却又吊不动了。余成挣扎着探身出水面,有了视线和方向,他最终从缠绕的缆索中解脱出来。

鉴于采用人工探摸、目视观察的方法,只能发现明显的表面损伤,且潜水员通过手摸无法检测狭小和内部缺陷,更重要是人身存在安全风险。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采用水下电视、水下摄像以及水下机器人、声呐检测等方法层出不穷。九十年代末,水下墩台检查作业基本就停止了。余成的潜水装备留在车间仓库里,成了过往岁月的记忆和见证。余成是南昌局四名潜水员中年纪最小的,如今,余成年届退休,南昌局集团公司最后一名潜水员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

在樟树路桥养修工区,余成是资历最老的桥隧工,也是公认的技术能手,樟树大桥的每一处所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早在1987年,他就是一名工长,多次代表车间、工务段参加全局比赛。后来,工区撤并,人员缩减,职能调整,樟树路桥车间变成了一个工区,余成又成了一名桥隧工。他不以老资格自居,专心干好分内活,主动挑担子,依然是大伙心目中的好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78 字。

转载请注明: 「平安铁路守护人」赣江最后的铁路潜水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