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常识一笔细账 中国国家储备林建得怎样了?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2月3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向现场约三十家媒体记者提及这样两点“常识”。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有关人士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相关问题。

“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木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张利明认为,木材安全是关系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

介绍到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有关情况时,张利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木材安全,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2012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构建木材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中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至2022年建设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六大森工(林业)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会上,张利明还算了一笔细账——

一是木材储备得到有效增加。十年来,累计落实建设资金1400多亿元,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工程建设区总蓄积增长2.7亿立方米,年均蓄积增长量约10.8立方米/公顷,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 亿立方米。

二是金融创新取得积极成果。为促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家林草局2015年会同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出台了贷款期限25-30年、宽限期8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资本金比例最低20%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金融贷款政策。七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已为相关省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授信3200多亿元,累计发放金融贷款1100多亿元。同时,各地积极探索统贷主体林权抵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途径,形成了“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国家储备林融资框架。

三是助推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各地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力发展林木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提高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产值,增加产业收入,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新面貌,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

据统计,十年间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总数超过360万个,木材产出收入超过了1500亿元,依托国家储备林开展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收入近100亿元,围绕国家储林建设形成的加工企业达2700多家。

据了解,2022年,中国进一步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等,并对十年来国家储备林建设全面总结评估。

张利明介绍,下一阶段国家储备林建设,以保障中国木材安全为主要目标,以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新型产权模式和经营模式为重要途径,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国家储备林建设有哪些支持政策?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一级巡视员吴礼军从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是财政支持政策。储备林建设项目享受中央基本建设、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等中央财政补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可作为项目资本金。同时,国家对储备林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参照国家级公益林森林保险补贴政策,将国家储备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保险补贴范围。

二是金融支持政策。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出台贷款期限25~30年、宽限期最长8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资本金比例最低20%的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金融贷款政策,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2021年,通过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对有关省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贷款期限延长到40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26 字。

转载请注明: 两点常识一笔细账 中国国家储备林建得怎样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