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骅:前海合作区是探讨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的新试点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电 题:郑若骅:前海合作区是探讨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的新试点

中新社记者 曾平

国家“十四五”规划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提出在前海合作区内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面对上述国家政策给予的机遇,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三法域”,前海合作区是新试点,可就跨境法律规则衔接作出探讨。

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郑若骅表示,这让特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非常有利,全球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也较多用普通法,有非常好的解决争议机制。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香港将大力推动国际法发展,巩固自身在仲裁和调解方面的优势,并充分利用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担当好“桥梁”角色。

香港和内地于2019年落实仲裁保全措施的安排,并在今年5月达成跨境破产及债务重组的合作机制。郑若骅表示,前者使香港成为内地以外的唯一司法管辖区,作为仲裁地时当事人可向内地法院申请保全,这是香港仲裁体制的重要支撑;后者平衡和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和鼓励投资等。

郑若骅表示,粤港澳已建立法律部门的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将大湾区合作落到实处。三地法院也曾做过模拟法庭,以知识产权争议为切入点,看看同一案例在三个法院审理某一点时,进行的程序和关注的法律问题有何区别。“结果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她说,但是思维和程序值得互相学习和交流,非常期待未来继续通过模拟法庭探讨三地司法操作。

郑若骅认为,法律从业者看到“一国、两制、三法域”应该非常高兴,因为这给予他们非常大的空间,看看内地的成文法、澳门的成文法、香港的普通法如何做好衔接。普通法和成文法是两个最大的体系,若衔接做得好,大湾区或可成为国际上的参考和示范。

郑若骅表示,内地和澳门的电子商务法规可能比香港多,应该抓紧研究相关法规适用在普通法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个与商贸有关、内地也有案例的,则是如何在三个法域下处理铁路运输提单相关文书的问题,启动此方面的衔接探讨,将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工作。而诸如法庭文件的送达、疫情下如何完善公证认证,以及商标的知识产权认定等也是较为成熟或重要的规则衔接探索。

郑若骅认为,前海方案为香港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包括探索完善“港资港法港仲裁”,以及民商事法律协助等。“我们希望通过‘港资港法港仲裁’,鼓励更多人通过香港这个平台投资内地市场。”她还表示,深圳正大力推动一站式诉讼、仲裁、调解服务,香港有很多经验可以配合、互补,两地可朝着双赢方向,共同把争议解决工作做得更好。(完) 【编辑:苑菁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13 字。

转载请注明: 郑若骅:前海合作区是探讨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的新试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