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志愿故事|杨红光:我的志愿服务故事

我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的杨红光,2022年的春天对我来说特殊而难忘。3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潍坊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社区一时宁静了许多。我们附近的小区出现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疫情竟离我如此之近。面对这场疫情的“倒春寒”,街上的人流虽然少了,但“暖流”不减。无数医护工作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冲向一线,来到我们身边,帮助我们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医护工作者的到来让惶惶不安的居民安心,也让我心中的名为“使命”的火焰蠢蠢欲动。3月中旬潍坊的疫情加重,医护工作者人手极度短缺,社区临时成立党员先锋队,号召党员成为社区志愿者共同渡过难关。我就是在此时积极报名参加,虽然条件艰苦、紧张忙碌,但是使命光荣、感触颇深。

“当我自己成为‘大白’时,我明白了‘大白’们的不容易。”第一天上岗,天气还很寒冷,我匆匆赶到社区核酸采样点,在医护工作者指导下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这一刻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自己作为青年、作为志愿者的使命。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不适应的,外面冷里面热,说活做事和平时很不一样,总感觉隔了一层阻碍,如同上了“枷锁”一般,但,随着工作的展开渐渐适应了这身“大白”,干劲儿也上来了。我和其他三名志愿者共同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需要对所有检测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和核对,帮助检测人员理解检测流程和注意事项,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志愿者会轮流交换工作。有的时候一班岗就是不吃不喝站上好几个小时,遇到年龄较大、不配合的人员就得耐心跟他们解释清楚疫情防控工作政策,帮助他们登记监测,提醒他们做好个人防护。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防护服是完全不透气的,几个小时站下来,满身是汗,嗓子哑了,腿脚酸了。但每每听到“谢谢”“你们辛苦了”“潍坊加油”这样的话,我心里都暖暖的。能为守卫家园尽一份力,我很自豪。

我(们)的志愿故事|杨红光:我的志愿服务故事

国家有难,党员自当义不容辞。在外值守,接触人员多,风险比在办公室要高,但疫情当前,我作为党员、作为当代青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也深刻体会了志愿者的意义所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幸福感、自豪感,同时这一次的服务也让我知道了基层医疗人员的艰辛和不易。在参与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有益社会活动的同时,身为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的一员,我也积极投身于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项目中去,为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为叫响我院“金翅膀”党建+科技服务品牌略尽绵薄之力。

7月初,我跟随党支部到沂蒙革命老区临朐县五井镇北部的北庄村对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北庄村很大,几位老党员住得比较零散,我们带着粮油慰问品走了很长时间才走访完所有老党员,代表农科院给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当时天气很热,老党员们都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和我们聊起了家常。有位老党员还聊到了他年轻时入党的情景还有村里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对此我深有感触,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格,肯奉献、能吃苦、会感恩等等不一而足。我也深深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祖祖辈辈共产党人挥洒汗水、血水得来的。

我(们)的志愿故事|杨红光:我的志愿服务故事

后来我们跟着村支书去参观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大樱桃种植大棚,了解了大樱桃的品种、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信息,以便在他们在栽培中遇到难题时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村支书为此表达了感谢,还邀请我们多到果园参观授课。农村的“新”、果园的“变”,让我深刻了解到乡村振兴的巨大影响力和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助力。我们作为农科院一员,确实应该以此为契机,立足岗位,增强服务,多为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做实事、解难题。

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我时常在想志愿者是什么呢?志愿者就是:也许我很重要,因为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又燃起了期望之火;也许我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人。

(作者: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杨红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28 字。

转载请注明: 我(们)的志愿故事|杨红光:我的志愿服务故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