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农民工群体社会能见度提升:主流媒体密集发声,关注就业、工伤维权问题

据《工人日报》23日报道,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22年,超龄农民工群体的媒介能见度显著提升。

超龄农民工群体社会能见度提升:主流媒体密集发声,关注就业、工伤维权问题
在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以文章标题中含关键词超龄/高龄/大龄农民工超龄劳动者进行检索,截至20221231日,可获得51篇相关报道及评论,其分布为20134篇、20141篇、20155篇、20164篇,20172篇、20182篇、20192篇、20202篇、20211篇、202228篇。

该调研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副教授吴麟主持。数据虽然只能部分反映媒体报道状况,不过2022年媒体相对高度关注超龄农民工群体是显而易见的。吴麟说。

第一代农民工正在老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农民工平均年龄逐年提高,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为39.7岁、40.2岁、40.8岁、41.4岁、41.7岁。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农民工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五年占比分别为21.3%22.4%24.6%26.4%27.3%

随着超龄农民工群体的扩大,他们在就业、工伤维权等多方面的系统难题亟待关注。吴麟说。

2022318日,《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引发广泛关注,并于当天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总阅读量超过10亿次。此后,多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跟进,如侠客岛的《超龄农民工,退场之后咋办?》《南方周末》的《一位65超龄农民工的求职三天:遭拒时无人引用清退令》《新京报》的《从工地逐步退场的超龄农民工》等文章,激发了公众对此议题的持续注意。《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解除超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态度鲜明的权威发声在舆论场中得到高度认同。

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2022119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进行清退。这为化解该群体的就业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超龄农民工的工伤问题也被媒体广泛关注。吴麟表示,媒体较充分地发挥了监测和协调功能,不仅较全面地呈现了该群体活在不是闲不住,而是不能闲’”这一夹缝中的生存境况;而且还具有较明确的实践导向与方案导向,尝试提供有可行性的解决举措。

来源:工人日报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2 字。

转载请注明: 超龄农民工群体社会能见度提升:主流媒体密集发声,关注就业、工伤维权问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