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做生意的过程中,矛盾在所难免,有时候会有不愉快,甚至会跟人打官司。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做生意,大家一起竞争,实际上比的是追求、价值观、愿景、使命、商业模式。

“野蛮生长”的时代,我们做生意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冲突,甚至是激烈的矛盾。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人们在冲突当中,底线的高低决定了手段的多少,以及手段的极端程度。这里的底线,是指法制、道德、良心、传统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冯仑: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底线高的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时候,会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博弈,同时遵守商业规则、公共秩序、公序良俗,尊重传统,有正常人的良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而这些品格也是未来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优秀领导者的关键素质。相反,那些底线低的人,就会不断突破法律、道德、传统和良心的束缚,做一些后果无法预料的事情。底线低就是在法律、道德以下,把自己处理事的基点放在君子约束的水平之下来想问题,比如刚才提到的写黑稿,或者是给你制造一些特别的困难,甚至对你进行人身伤害,等等。这就是下黑手,这就叫底线低,在正常的道德水准以下动手。这种人你要特别小心。

所以,创业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能在正常情况下比追求,还要懂得在非正常情况下如何避险,甚至反击那些底线比较低的人。

如果把底线和追求做一个组合,我们就能看清楚社会上的各种人。

第一类人是“无底线,无追求”,他们是社会上最烂的人,大部分无赖、地痞,包括所谓的黑分子、黑社会,对社会有害无益。这些人你远离他就行了,别跟他做生意。

第二类是“有追求,无底线”,他们是最危险的。和这类人交往,很容易被他们坑。因为你容易被他的追求所感动、所迷惑,忘了他其实是不择手段地在获取利益,甚至会伤害别人。而你在跟他合作的时候,往往会被他伤害。

举个例子,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刘邦年轻的时候是个无赖,“好酒及色”,每天都拉着一帮人吃吃喝喝。但是他很有追求,看见秦始皇的车队,就感叹说“大丈夫当如此”,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刘邦也是个大丈夫,那我就得像秦始皇一样”,所以他算是很有追求的人。

虽然有追求,可是他却没有底线。比如,他和项羽两军对垒的时候,项羽把他爹抓住了,要把他爹煮了喝汤。他竟然乐呵着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和项羽曾经拜过把子,所以刘邦说:“我爹也是你爹,你要是想煮了他的话,也分我一碗汤吧。”这心态已经远低于正常人类的底线,所以在那个乱世里他能成功,最终打败爱美人、要面子的项羽。

这类人最有可能成为乱世枭雄,刘邦和曹操都是这样的人。这类人如果做生意,在法制不健全的“野蛮生长”时代很容易赚到钱。

冯仑: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但是到了社会秩序良好、法制健全的正常环境中,他们的下场往往不怎么好。不是去法院,就是进医院,成了“两院院士”。

第三类人是“无追求,有底线”,这些人是庸人。底线很高,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以至于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敢,没有人生的追求,成不了任何事。

第四类人是“有追求,有底线”,这是真君子。在社会秩序良好、法制健全的情况下,我们真正应该赞赏、鼓励、追求的是这第四类人。

在现实中,一个人的底线高低,往往跟他的经历、教养、是否受过挫折有很大关系。

如果放在法治环境下,底线高的人也会有行动力。如果在特殊的社会转型的形势下,法制不健全、江湖和商业规则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底线的高低就决定了人成功的概率大小。所以,当有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研究对方的底线,考虑对方可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矛盾。

在公平、法治的环境中,即使出现矛盾也没关系,有了矛盾可以去仲裁、去诉讼。这个时候大家的底线是一样的,是平等的,都在法律的基础上来谈事。

冯仑: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如果对方的底线不断放低,那你就要有所提防,甚至要有所反击,来制止他继续拉低底线。这样的话才能够遏制对方,才能够让对方知道,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则办事,不许胡来。这就叫“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这是一个“保命”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34 字。

转载请注明: 冯仑:平时比追求,战时比底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