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中国!美议员鼓噪成立“反经济胁迫工作组”,专家:通过可能性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水泡”

【环球时报记者 倪 浩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姜华】为行反华之实,美国个别政客又给中国扣“经济胁迫”的帽子了。据美媒19日报道,一组跨党派美国议员日前提出一项名为“反中国经济胁迫法”的新法案,要求拜登政府成立一个高级别、跨部门的“反经济胁迫工作组”,以应对所谓“中国利用经济措施推动其地缘政治目标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前表示,中国一不动辄霸凌制裁,二不搞长臂管辖,三不无理打压各国企业,“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也扣不到中方头上。

抹黑中国!美议员鼓噪成立“反经济胁迫工作组”,专家:通过可能性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水泡”

美媒称,这项新法案由来自加州的民主党籍众议员贝拉和来自密苏里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瓦格纳与其他跨党派议员共同提出。法案希望成立美国第一个应对中国对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日益加大的“经济胁迫”的跨部门工作组,并挑选一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牵头,成员由美国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助理部长级别人员组成。

作为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的贝拉在新闻稿中声称,“我们看到中国政府越来越多地使用胁迫性的经济手段,来惩罚那些采取在北京看来违反其利益的国家、民间实体和组织。”贝拉宣称,“反经济胁迫工作组”将精简流程,并强化与美国盟友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众议员瓦格纳声称,“中国的高压和掠夺性的经济政策对我们伙伴的伤害以及对美国利益的损害远远超出印太地区。我们应对中国经济胁迫的努力必须是战略性的、有条不紊和积极主动的。”

据美媒报道,该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美国应对中国“经济胁迫”的战略;监测和评估中国“经济胁迫”造成的代价以及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与私营部门和美国盟友及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发布并定期更新中国“经济胁迫”案件的公开清单。

“经济胁迫”近来成为一些美国政客操弄反华议题屡屡提及的词汇。5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在华盛顿共见记者时扬言,美不会让澳独自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中国对美盟友的“经济胁迫”将阻碍美中关系。8月21日,布林肯同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通话时称,美国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坚不可摧,美国坚定支持立方直面中国的“胁迫”行为。

对于美方连续的无端抹黑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明确指出,所谓“经济胁迫”发源地和指挥部就在华盛顿。发言人提到,事实上,197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最早提出“胁迫外交”概念,就是用来概括美国对老挝、古巴、越南的政策,而且美国政府自己也从来不避讳使用“胁迫外交”一词,甚至对此非常引以为豪。美国长年对古巴、朝鲜、伊朗、委内瑞拉挥舞着“制裁大棒”,对多国随意挑起“贸易战”,滥用国家安全名义肆意打压别国高科技企业。无论是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东芝、丰田,苏联的航天航空业,还是现在的中国电信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都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

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搞“经济胁迫”和“胁迫外交”是美国的长项和特色,美国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向世界提供了胁迫外交的经典教科书和案例,也就是说美国通过武力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等方式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个别议员正为不断扩充美国反华工具箱中的工具而绞尽脑汁制造噱头。吕祥认为,这些美国政客所谓反对中国“经济胁迫”的本质还是为了谋求美国自己的利益。

吕祥说,上述美国议员提出的法案在目前美国嘈杂的政治环境中,被重视并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有可能最终成为一个“政治水泡”。“因为美国的立法重点目前还是在国内问题上,比如气候、基建等,这些领域的立法目前都难以取得突破进展,遑论这些无中生有的反华法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90 字。

转载请注明: 抹黑中国!美议员鼓噪成立“反经济胁迫工作组”,专家:通过可能性不大,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水泡”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