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静 流——忆徐光春书记

刘先琴

“凤舞春光美,花开岁月稠,奈何春光逝,孤风独自悲”。今天早上,我从手机看到徐光春书记夫人韩舞凤老师发给我的这首小诗刹那,竟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大痛大悲,顺手回复一句问候之后,才转神拉回细看,那一刻顿觉大脑空白,天地无声。

是的,郑州正处于又一波疫情管控时期,手机刷屏是大家交流的唯一方式,静默中,新朋旧友,亲人同事发问候,晒风景,谈感受,流水一样汩汩而来的,是平时难得的家常话,往日办公室里被忽略的春风啊花鸟啊成了常见词汇。

但是这一刻,春去风停,往事像凝固的画面,一帧帧浮现眼前……

2004年年底,河南一如既往召开省委工作会议,我作为《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列席,第一天的省委书记报告最重要,我提前抱着文件、笔记本来到电梯口,电梯打开,第一眼看到的竟是徐光春书记,知道他来河南担任书记,就职时的干部大会也在现场,我也和站里的同事议论怎样向我们曾经的总编辑汇报一次工作,没想到面对面是在这样的场合。

虽然有过在北京编辑部大楼里的工作交往,甚至为一篇头版头题稿件的深夜通话,可是面对一位中原大省的书记,我还是有些突然和紧张,情急之下竟然脱口而出:“光春总编!”诧异目光里,我才看见书记身后的好几位省委常委,于是连连后退,谁知书记一眼就认出我,招手示意:“小刘,上来吧。”我下意识走进电梯,书记马上向周围介绍:“先琴同志是我在光明日报签字调进来的最后一名记者。”

那一刻,我的忐忑和尴尬瞬间消失。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徐书记周密部署安排,宣布河南排除一切困难,在落实好国家关于农业税税率再降2个百分点和全部免除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税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当年起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同时通过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多种方式。

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农业大省,在全国率先落实中央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时成为全国的热点话题。《光明日报》更是在一版显著位置发出连续报道,展示了中原大省发展新的起点。之后的岁月里,我见证了依然是那位平易大度的一把手,用他的智慧魄力学养,在中原大地的皇天后土上,书写下一幕幕发展前行的篇章。

挖掘保护弘扬河南文化,重塑河南形象;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的乡村振兴;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如何走向实力强省;从真实人物总结提炼河南精神……这些载入河南史册的大战略大发展,是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

记得是2006年初夏,我发表在《光明日报》一版头题的通讯《河南文化助力经济发展》,得到徐书记的批示,就在我兴奋地给报社发简报,弄复印件时,在楼道碰见白建国秘书长向他表示感谢时,他问道:“你思考过为什么在那么多河南文化发展报道里,书记对《光明日报》做了批示吗?”

还真把我问住了,秘书长说,书记下大力气抓全省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上啊!回到办公室,我就找出书记那个阶段的有关讲话,和批示在一起重新琢磨,之后,相继有了《河南从人口大省迈向人才大省》《传承 留住我们的根》《河南的文化强省之路》和以信阳连续三年为农民工送戏,为农民工子女建校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颁奖的实例,做出的《乡村实现三级跳》成为那个时期河南以文化,以人才科技强力推进发展的实证。正是理解了省委的战略方向,记者站的报道也契合了中央精神,多篇报道得到中宣部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型宣传活动”的表彰。

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中原文化港澳行时,徐光春书记和新闻单位的我们在一起

曾经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过的徐光春书记,眼光中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地域。

那是2005年5月,一份批示送到了记者站,书记遒劲的笔迹出现在一份《纽约时报》上,在一篇《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的时评文章上,书记这样写下:“我们的古都开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反面典型,开封之所以如此,我们不必过多分析,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在我们手里把开封建设好,发展好,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展示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

文章里以世界当年最繁华都市开封为例,惊醒纽约开始出现的式微,让书记感慨万千从自己一方管辖开始做起的批示,感动启发了当时《光明日报》编委会,临时成立《中部崛起报道组》,第一站就来到河南,第一个访谈的就是老领导徐书记,在郑州安营扎寨,相继采访中部六省,推出近万字的连续报道,从现状到当下到未来,集决策者,学者,百姓各方言说感受,连续在一版头题刊出后,多家转载,多位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成为后来六省联动,中部崛起进入“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前奏。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是中宣部打造、《光明日报》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每场都在央视直播,中央媒体同时报道。2015年,记者站策划在南水北调渠首淅川举办第二十六场活动,大家不约而同把主讲人聚焦在已经卸任省委书记,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徐光春身上,无论理论水平,政治身份,工作积累,他都是最合适的,但是书记除了“马工程”职务,当时还在中央巡视组担任重要工作,深怕打扰和加重他的工作负担,当时想把这次活动做到最好的我,还是试探着向韩舞凤老师谈出了我们的想法。

只是过了一天,我就得到肯定的答复,然而没有想到的还在后边,一个星期后,一份打印整齐的演讲稿就送到了记者站,厚厚的一大叠A4纸上,大标题小标题,重点标记一目了然,我激动的拿起电话感谢韩舞凤老师,电话里的回答更加让我动容:“书记专门在外地住了三天写出来的。”我想象不出已经年过七旬的书记,怎样排开其他工作,理思路,列提纲,字斟句酌,才有了这些沉甸甸的文字,现场却历历在目:那场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移民精神》的演讲,赢得了包括南阳周边地市书记、几十位县委书记、上百名大学生和线上数百万网友在内的听众阵阵掌声,一片点赞。

徐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价值观是“脑神经”和“试金石”,能判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优劣与对错。河南移民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造就了伟大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也造就了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中原儿女。

在这次演讲里,书记用催人泪下的具体事例,第一个提出移民精神应该包括移民干部,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公仆意识,是党的理想杰出的实践者。当年新年献词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问候南水北调移民,去年夏天,总书记亲临通水渠首,视察移新村,如今,淅川成立的移民精神干部学院里,书记的演讲已经成为教材。

徐书记深厚的文化功底,对河南的深情厚爱,和过人的表达能力,使他在许多场合把中原名人典籍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他自身就是河南形象最出色的提升者。他力推的“中原文化港澳行”活动中,似乎不经意的言语,就在东方之珠土地上引起轰动。在澳门的第一次发布会上,一位某电视台的女记者站起提问:徐书记,你知道我们×××电视台吗?她不知深浅的提问引起一阵杂音,但是话音刚落,书记就不慌不忙的开口:“感谢你的问题,你所在的电视台上星,是咱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核,我签字批准的。”

徐书记沉稳自信的回答马上引来一片掌声,现场直播的轰动让人们刮目相看中原大省,同时会令那位记者终生记得要做好“功课”。还是这个活动中,书记被邀请到香港大学演讲,开始前,校长恭敬的请书记题词,面对期待的师生,书记临场发挥:“我非常想写的字,是‘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他是我们河南鹿邑人。但是你们校长要我的签名,放在这句话后面不太合适吧。”

全场稍静片刻,师生们才转过神来,礼堂里爆发出久久不息的掌声,随后演讲里,书记在活跃的气氛和专注的听众面前,娓娓展示中原辉煌,如数家珍。可想而知,书记且行且思,且言且做,哪止于短短七天港澳行的轰动,河南形象在书记的亲力亲为中悄悄改变……

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作者和徐光春书记,赵德润总编,白建国秘书长在一起

回忆的潮水未及记下,手机上的朋友圈已经刷屏——

“河南要用发展赢得尊重,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都是他留下的金句。另外,他对媒体人的理解和看重都令人感怀,深切缅怀。”河南日报总编辑刘雅鸣接到消息的刹那,秒回了这段话;

如果刘雅鸣总的秒回是书记影响力深入人心的体现,仅仅一天过去,原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后来从《光明日报》副总编位置退下的赵德润,在网络上发表的近万字回忆——《送光春书记远行》,就是书记在文化发展方面的综合回顾,还有做了数十年媒体人的老朋友李佩义,也是很快发表了《追忆“老师”徐光春》;

“为书记进行会议服务时,往往是整理讲话录音后就可直接发表或上报,省委政研室干部徐大海在文章里真实回忆;

“今天下午的编前会开成了追思会”,《光明日报》同事发来报社的场景;

有一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八家民营企业联合为徐光春颁发“文化强省特殊贡献奖”,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民奖官”;

我与徐光春书记没有联系了,但通过许多反馈,发现他还在支持我,一位退休后依然坚持写作,佳作不断的记者此时披露;

更多的,是我不相识的朋友,用凝练的诗句语句,或回忆一件事,或抒发当下情,用网名自发表达敬意和怀念,近年颇具影响力的公号“豫记”,用《河南老书记徐光春荣哀录,这才叫政声人去后》的大标题汇集出来,分“缅怀悼词”“感恩留言”“泪别功勋”三个部分,利用网络的海量空间,鲜花清雨般纷纷扬扬落下,又引出惊叹:“有些恍惚了,竟然如此多的留言对一个官员的逝去充满深情”……

“让人痛心的是郑州当下疫情管控,不能见老书记最后一面”,熟悉的朋友为此感叹,我想,这是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安静的回忆一个人,一段历史,静水深流。

天有意,天堂里的书记应知。

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看望徐书记夫人韩舞凤老师,用鲜花为书记送行。

2022年10月21日于郑州

作家简介:

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刘先琴,女,河南淅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记者,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历任中国青年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出版散文集《望海》《今生有缘》,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张庄之问》《飞行者礼赞》《淅川大声》等。其中,《玉米人》获第十三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淅川大声》获首届杜甫文学奖,《今生有缘》被推荐参加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张庄之问》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宣部对外出版项目俄文版已经出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216 字。

转载请注明: 刘先琴:静流——忆徐光春书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