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文/拈花不语

说起《甄嬛传》中的孟静娴,很多人对她无感,认为她心机颇重,先是借机上位,后又灌醉果郡王,迷情受孕,分得恩宠。

但在那女子极难把握自己命运的时代,她能打破传统,不惧世俗、忠于心中所爱,靠温情、才情打动爱人,光这份勇敢与执着足已让人钦佩。

凭心而论,论家世、才情、相貌,她与甄嬛不相伯仲,而在感情上,她却比女主更痴心,更勇敢。

如不是她误食有毒汤羹,终有一天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与果郡王恩爱到老。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1、爱真的需要勇气,去相信会在一起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果郡王一眼,情窦初开的孟静娴一见倾心,从此打定主意,非君不嫁。

可那时官宦人家的女子,是要参加选秀的。何况,以孟静娴的显赫家世,出众才情,她应难逃被选的命运。

可她是怎样避开的呢?我们不妨推测,她用了和端妃一样的套路:装病。

因为剧中总说她身体不佳,可是从她一夜有孕,中毒后仍可顺利产子,可以推断出其身体状况还是不错的。

所以说,极有可能是她放出病重传闻,加上沛国公从中斡旋,买通御医,从而躲过选妃。

由此可见,她看似柔弱,实则无比勇敢,极有主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甘冒欺君之大不违,只为了那一瞥钟情。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爱而不得。

后来,她听说心爱之人要娶浣碧,心伤之下,一病不起。爱女心切的沛国公只好去求皇帝,遂她心愿,与浣碧同为侧福晋,嫁入王府。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2、为了爱,她低入尘埃,只为走进对方的心

虽然她如愿以偿嫁给了心上人,但娶她的男人并不爱她,婚后生活对于她来说,将更加不易。

新婚之夜,果郡王就以“自己和浣碧钟情已久”为借口离开,一去不回。

对此,她不抱怨,反而安慰嬷嬷:“嫁过来就知道是什么样子,以后这样的日子还多着呢。”

与她而言,得偿夙愿,夫复何求?何况来日方长,凭着自己的一腔爱恋,细心经营,未来如何,也犹未可知。

孟静娴心细如发,从她向甄嬛请安中可以看出,她早就察觉果郡王所爱绝非浣碧,而是甄嬛。她虽然伤心,却很快接受了现实。

对此,她不揭穿、不抱怨,而是尽全力去模仿,努力变成丈夫心中的那个人。

她穿和甄嬛相似的衣服、模仿其言行举止。因为她知道,只有与甄嬛相似,丈夫才可能多看她几眼,引起关注。

高贵如她,为了走进爱人的心,卑微到了尘埃。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很多人会说太伤自尊了,值得吗?

何况,女为悦己者容,她为心爱之人努力改变自己,此情可悯,何错之有?

反观浣碧,从她诘责果郡王:“你何至于为了她,放弃自己的尊荣平安?”就可看出她对其深爱姐姐,耿耿于怀。可见,她平常也没少流露出不满之意、诋毁之言。

在男人面前诋毁他心爱的女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呀。果郡王也因此看透了浣碧,两人离心离德。

孟静娴看破却不说破。

她深知,盲目的爱情如火,越是制止,越是燃烧得热烈。与其如此,不如顺其自然,投其所好,用耐心和温情去慢慢感化。

从嫁入王府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所将面临的一切,对此,她默默承受,无怨无悔,日复一日地用柔情去融化丈夫心中的坚冰。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3、“聊得来”,是爱情最好的打开方式

浣碧和孟静娴同为果郡王侧室,按理来说她应该比孟静娴更受青睐,因为她不仅和甄嬛有几分相似,而且和果郡王有过患难之情。

可明眼人都看出,事实并非如此。

婚后,浣碧向甄嬛抱怨:“孟静娴可以和果郡王谈论诗书,但是自己不能。”

一句话就道出,孟静娴与果郡王爱好相同,情投意合。

也难怪,孟静娴乃两朝元老沛国公之女,出身名门、满腹经纶,她能和果郡王谈天说地,不足为奇。

何况她气质温婉,样貌、才情,不输甄嬛;加上同为皇室贵胄,同样的教育审美,他们在一起的确有更多的精神共鸣,惺惺相惜。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有的聊”是感情最好的打开方式,果郡王对甄嬛的感情不也是从聊得来开始的?

人一生中,单纯的爱可能只有一次,但是真爱却可以有多次。

因甄嬛珠玉在前,先入为主,果郡王接受孟静娴,需要的只是时间。况且,只要用心,先结婚、后恋爱,照样幸福长久。这样的例子也枚不胜举。

聪明的孟静娴以自身优秀吸引爱人,走近对方内心,再慢慢感化,假以时日,定能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4、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

甄嬛和果郡王的爱,其实并没有多么刻骨铭心。有史以来都是果郡王热情如火地追求,甄嬛一直相当被动。

作为一个“有事时初哥,没事温太医”的实用主义者,甄嬛一直活得很实际,很惜命,相当清醒。

当她得知果郡王去世,经过一系列的利弊权衡之后,她果断选择了回宫,回到那个让她屈辱心碎的男人身边。

所以说,她对果郡王的爱很有限,很理智。

不是说她不爱,只不过与她而言,生存现实是首要的,爱在其次。而且被皇帝伤透心后,她对爱已不抱希望,更多的是权利和复仇。

所以,当初她选择果郡王,何尝不可理解为,她是被他以命相救感动,于恶劣环境下的将就和权宜。

而果郡王却完全不同。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形容他一点不错。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当得知甄嬛要和亲时,他不顾皇上猜忌,冒死拦截;为了甄嬛能全身而退,他甘愿喝下毒酒。他为爱生、为爱死,生命、权力,与他如浮云。

而孟静娴,也正是这样的人。古代女子极重女训,恪守三从四德。可身在闺中的她却不惧流言,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我爱果郡王!完全不顾惜自己的声誉。

她的爱真挚热情,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只要果郡王终身不娶,她定终身不嫁。

成为侧福晋后,她又把管家事宜交与浣碧全权打理。

要知道古代只有主母才有此特权,管家权等于话语权,皇后和华妃可是为此抢破了头。但孟静娴不争不抢、自愿放弃,只为了能与王爷有更多的时间博古论今,谈情说爱。

荣华富贵、名分地位算什么?于她而言,与心上人朝夕相处才是此生所愿。她和果郡王一样,同属于能为爱飞蛾扑火,不顾一切之人。他们的爱纯粹、简单。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果亲王也已对她动心,只是不自知罢了。

所以在孟静娴将死之时,他才会那么手足无措、泪水盈盈,不停地安抚道:“我会一直都陪着你!”那痛彻心扉的神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疼惜,他的懊悔。

可惜斯人已矣,被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可能在那一刻,他才终于想起了孟静娴的好、想起了她的痴情、她的温柔;埋怨自己不曾多给她些关爱、埋怨自己对她曾那样的狠心。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想必在那一刻,他是真心希望孟静娴能活下来,一切重新开始。

有道是: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满目青山空眼望,劝君惜取眼前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09 字。

转载请注明: 《甄嬛传》:痴情勇敢的她,才是比甄嬛,更合适果郡王之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