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个人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周炜皓 记者 潘俊文

编辑丨郭宇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根据该意见,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城市,进行为期一年的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

个人养老金,被称作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共同组成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据新华网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99亿人。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历史负担等方面均有差异,养老金的缴纳、领取标准因城而异,各地呈现明显的“贫富不均问题”,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抗风险能力较弱。

2018年7月,国家建立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适度均衡省际之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至2020年年底,各省份都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统支,解决了省内地区间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压力也在加大。而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在国内的覆盖率还有所不足。人社部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建立年金的企业数量达到11.75万家,参与职工2875万人,总规模约2.64万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该年度年末,国内就业人口约7.46亿。

针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存在的不足,2021年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对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作出调整:扩大资本市场投资范围,允许投资境外市场;扩大投资品种,新增优先股、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永续债、国债期货等金融产品和工具;提高权益类投资的比重,从30%提高到40%。

“十四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如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正是我国对于建立更完善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的进一步尝试。

《意见》发布后,红星新闻采访了武汉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养老金分会理事王增文,针对最新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进行详细解读。

红星新闻:新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与过往的个人养老保险有何不同?

王增文:个人养老保险,是多支柱、多层次里面的第三支柱,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个人养老金和税延型养老金。

去年推出的个人税延型养老金,更针对项目、针对产品,比如说我购买养老金产品,我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而现在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它是针对账户,也就是你把这个账户建立起来,通过账户上的资金去购买养老服务产品,都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账户模式来获得国家的税收优惠的养老金支柱模式。

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相比,对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优惠的前置性条件,是人社部已经建立了一个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用户可以注册账户,并且通过这个账户跟信息平台发生关联,关联之后就可以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下购买养老产品。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红星新闻:个人养老金出台,是否代表基础养老金存在压力?

王增文: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老龄化是工业化时代过去之后,必须面对的人口问题,也使得我们基本养老保险金这种现收现付制模式受到挑战——不可能用年轻一代去养活退休的这一代,年轻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就需要改变融资方式和保障方式,诉诸另外的层次和支柱。

个人养老金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出现的,它属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并且能够保障老年人退休后基本生活的另外一种模式。基本养老保险金或者叫基本养老金,已经退回到保基本生活的层面,如果需要更高的生活水准,或者更高的保障水平和更高的服务水平,就必须通过另外两个支柱。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中国的储蓄率在20世纪末的时候达到顶峰,达到50%多,虽然现在有所下降,也在40%以上。

这么高的储蓄率,降20个点没问题,降不是说把钱均贫富,而是说把它功能权益稍微调整一下,我们学理上叫权益性改革,就是之前你的储蓄交到银行,相当于在银行支配,现在形成个人养老金,所有的盈利,包括本金都属于你,但是它的功能变了,65岁你才能支配这笔资金。

红星新闻:资金交个人养老金后,如何管理和提取?

王增文:所有个人缴费进入这个账户后,领取权就只在于退休那个年龄段,中间所有资金滚动、投资运营的,只有知情权和投资的指定权,不再像存款一样随时可以取出。

也就是说,一旦形成基金之后,个人权益存在于目标区间过后,或者说65岁退休之后,你才能够有支配资金的权利,这叫完全封闭。这个基金是纵向的,本金包括投资收益完全属于你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一种叠加式的、滚动式的积累,封闭式的运营。

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标准前,这笔资金不能动用,它是很明确的叫基金,个人养老保险基金,具备专门用途,以获得增值为核心使命。毕竟这么长的目标区间,如果不能够对它进行保值增值的话,那么未来我们很难保障想要的那种生活水准。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红星新闻:参保个人养老金是否必须参与投资?

王增文:投资是必须的,个人养老金它必须注册账户,并且跟由人社部设的信息平台进行对接,通过委托投资的方式来获得增值收益。

假设一个人从25岁开始积累退休金,到65岁退休这样一个40年的目标区间,如果跑不赢通胀的话,就没有必要搞个人养老金。个人储蓄,如果按照每年储蓄率3%~4%的利息收益,不投资的话还不如个人存款,取用资金还不方便。

所以在这过程当中,必须得跑赢通胀,还要比储蓄利息高一点,能够做到化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还真正能够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3月份的时候,国家设立了专门的保险机构,专门用来投资运营养老保险,还选择了系列的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其实光相关储备,就储备了1~3年。

现在投资基础已经具备,只是需要一种账户管理模式,再实行账户下的产品管理来完成风险的化解,解决40年这么长的区间下,个人养老金账户如何保值,在保值的基础上做到增值,至少跑赢通胀。

也就是说,我们前期有基础,现在有制度,往后还要有产品。

红星新闻:如何平衡风险?

王增文:风险跟收益是一个孪生的关系,我们谈风险,就是要看这样一个基金怎么定位,如果把它定成货币性基金,它就会有贬值的风险,比如说货币性基金年投资收益率大概在5%,但是通胀有时候有些年份能跑赢5%,这相当于贬值。

如果是股权投资,特别是私募股权投资,上市之后可能营业收益率是70%、80%,那么这就是长期的一个股权投资。

如果把这样的一个盈利目标定位于10年、15年,风险就慢慢地就会跟收益达到一个匹配,长期来看它的风险是可预测的。

也就是说,股权投资是在化解风险的过程当中同时提高收益的很好的一种方式,中国的股权投资现在回报率在20%到30%,欧美股权投资已经能达到百分之70%以上。

另外,个人养老金会有风险分层,比如说中青年,他肯定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股权投资,到了比如说60岁,还有5年要退休了,就必须忍受相对来说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红星新闻:国内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养老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王增文:我们第一支柱的替代率,一般来说在30%~40%就算比较高了,一个合理的社会保障布局,第三支柱如果按照缴费率算,应该在20%~30%。这两个支柱加起来,养老金的替代率就达到60%,你再加上第二支柱,未来还是很乐观的。

目前个人养老金的缴纳上限是每年12000元,这个数字是按对应的缴费率来的。第一支柱我们现在每个月缴纳的比例是按照工资的12%左右,再加上8%的个人账户,就是20%的缴费率。我们第三支柱,也是20%的缴费率的话,按6000元工资算,就是一年12000元。

这个数字的设置,是充分考虑了我们现在第一支柱缴费水平的。

至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相反不太好做起来,毕竟是企业来为个人出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8%和企业交12%,再加上企业年金就占到企业给个人工资的将近40%了。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用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的提升,积累制的来代替第一支柱缴费率的下降。另外,从个人来说,领到养老金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第一支柱,提升第三支柱,第二支柱才能腾挪出空间来。

从现在来看,第二支柱的空间有限,所以才会选择从第三支柱入手,让个人的储蓄形成个人养老金。这一块一旦出来,规模不小于第一支柱,也意味着中国的主权养老金越来越多。

欧洲的养老金能够占到GDP的80%到90%,美国养老金基金的储蓄规模占到GDP的180%多,将近两倍。现在中国只有11万亿,11万亿除以我们GDP总额100万亿,大概就百分之十几。

我们养老保险的空间在哪里?是在第三支柱,不是第二支柱。

红星新闻:如何让个人养老金充分发挥作用?

王增文:应该采用激励的措施。个人养老金是自愿参与,肯定有一部分人会被激励,但是如果他发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税收优惠不充分,手续太复杂,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投资收益率不高,那这种示范效应就会是负的,甚至会引起大家的抵触。

之前有先例,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曾出现参与的主动性很低。比如说我要是参加的话,我要去核实我每个月的工资,要非常精准,可能精准到小数点两位。我每个月工资都不一样,就要每个月核实一次,免税可能免个二三十块钱的税,手续却要一大堆,这个过程当中激励效应不明显,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很弱。

如果说我们能够看到对比,一部分人用个人储蓄的方式保障自己老年退休后的生活,另一部分人通过个人养老金的账户模式获得更丰厚的收益,这种示范效应就会很好,有可能一夜之间就有更多的人进来。

因为个人养老金跟基本养老保险不一样,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一夜之间参保率就非常高,但个人养老金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个月拿出1200元,有些年轻人可能就是月光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正面积极地引导为未来储蓄,而储蓄的前提就是我们的投资要准备好,我们的盈利方式、盈利工具要准备好,以及我们的税收优惠要有激励效应等等。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031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专家:应对老龄化 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种模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