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实干·跟党走——致敬父辈的青春岁月

奋斗实干·跟党走——致敬父辈的青春岁月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艰辛!辉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伟大征程中,中华儿女铆足了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名普通百姓——我的父亲的奋斗史,正是他、他们、她们在党的领导下,奋斗实干,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父亲1949年出生,出生后不久新中国就成立了,亲历了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他经常谈起当年成家立业的那些故事,经常的说,我也经常的听。

我爷爷五个儿子,家里很穷。我父母结婚后,分家只分得一簸箕玉米粒、一簸箕地瓜干、三只旧碗,其余的都需要自己置办。房子是有,是个土屋,但需向大家庭兑付150斤玉米后,方能拥有。

包产到户后,父亲承包了村里好多堤坝和林木,绕村四面,他承包了接近三面,又开了不少荒地,但经济仍然捉襟见肘。后来,他开始打算做点生意。每年入了冬,歇了农活,父亲就开始做些小生意。他北边出了山海关,南面到过福建。据他讲每次或多或少都能赚些钱。

经历很多,故事很精彩。我觉的最传神的还是他去白沟买马和去东营拉油的经历。

一个人九匹马八百里路

父亲准备去买马,东拼西凑的借够了本钱,当时村里的大户基本都帮了心意。然后骑着家里唯一值钱的自行车,自带干粮,出发了。沿途为了省钱,没有住店,借宿农家。乡亲们都很朴实,有一次,父亲进的院落说明来意,人家就领他到了西屋说,“不嫌弃,将就住一晚吧”,然后给了被褥。是一个伙房,很局促,很黑暗,当时乡下没有电灯。父亲就躺在锅台旁边的柴禾堆上睡了一晚,没好意思用人家的被褥。到了当地,他把自行车卖掉,逗留数日,选购了九匹马。父亲买马的地方是河北白沟,北方著名的商镇,现在毗邻雄安新区。

父亲一个人赶着九匹马,沿河堤往回走。一则省路,二则沿河有水草,保证马的吃喝。虽说是寒冬腊月,但枯萎的草尚可供马充饥,河虽结冰,还可取水。就这样风餐露宿,星夜兼程,走了五天六夜。在河坝上,夜里风呼号像吹哨一般,河里的冰经常发出吱吱嘎嘎和断裂的声音,马的响鼻也时而不时的惊起鸟叫,一般人还真不敢走啊。

话说到了某地,一匹马惊了,这一乱,就跑了六匹马。这下父亲可傻眼了。不远处有村庄,他急急忙忙赶去,找到了大队部,说明情况。那个大队干部看我父亲又累又急,满头大汗,端了一碗凉水,“你喝着”,而后到大街上扯着嗓子喊话,发动村民去找马。群众的力量大啊,这马就真找回来了,分文不取,原马奉还。

又说有一次,过一个很深的沟壑,两端有两行石板连接。石板说宽不宽,说窄不窄,深沟险壑人是断不敢走。停着一辆四轮机动车,就吃这碗饭的,交钱,人家把人和马运到对面。因马匹较多,分三次运输。上车前人家有规矩,第一先交钱,第二不要探头看,第三不要说话更不能咋呼。父亲出了名的胆大,上了车,禁不住一看,马上明白这规矩的道理了,车轮只有一半压到石板上,甚是惊险。

我第一次听父亲讲的时候,问了一些奇葩的问题。比如“骑马回来岂不是更爽”,他告诉我“骑马轻快一阵,长了时间,屁股受不了,步下行,抓着马的笼头,让马拖着走,晚上半睡半醒”。再如,我问他“那过独木桥的车,万一掉下去怎么办”,父亲很淡定的告诉我“肯定掉不下去,不过我听说,有个人自己探头看,一害怕自己从车上跳下去了,差点摔死”。

一人一车东西奔波

有几年,父亲瞅准了从东营拉原油可以赚点钱,就盘算着做这行生意。可是这需要一辆木板车、一个油包、一头驴。而父亲当时一无所有,且当时大家都不富裕,根本凑不起来。父亲去找我姥爷(外祖父)商量,姥爷是个远近有名的乡贤。姥爷听父亲一说,沉思片刻,告诉我父亲“我也没有钱,但是我可以以我的信誉给你赊一头驴;你家有树木,你自己锄几棵树,我找个好木匠,免费给你打一辆木板车;我再到供销社给你赊一些油布,你自己缝制一套油包”。就这样齐活了,父亲开始了拉原油的生意。

拉原油这个活,又苦又累又脏,必须天气寒冷的时候,唯有如此油才能紧住,才好装车。天寒地冻的光着脚丫,卷着裤腿装车,一是穷,心疼衣服,二是油沾到衣服粘拽,影响效率。就这样还盼着天冷,天冷了装车顺利、出车顺利。

出来油田,回来的路上有一片汪洋,冰冻的很厚,大家为了省路,都从此穿过,拖拉机也有走的。父亲说,天似亮非亮,冰面上大车小辆的很多,大家都匆匆忙忙,无人言语,只听到赶车的吆喝,和拖拉机的轰鸣声,还有冰面的吱嘎声,偶尔从冰下会传出巨大的声响。父亲每次过这片冰,因为紧张,片刻不敢停留,衣襟湿透。拉车的驴也是铆足了劲,是冰就会滑溜,父亲见过马驴滑倒的车,我们的驴还好,一直没有失过蹄。父亲的姑表兄弟,在这一片割芦苇,也是装了车由此经过,有时碰见,兄弟来不及说话,只是换个眼神,表以安慰和鼓励。

来回路上,黑白不歇,累了就地躺在马路上睡会儿。有一次,醒来发现浑身是雪。又一次,下坡急转,翻了车,父亲被扣在车下,驴被车辕别倒,动弹不得,天寒地冻,过了好久,终于有路人,帮忙把车扳过来,幸亏当时是空车。父亲经常感慨:“这些经历,我和你说,你还信,我再和你的孩子说,他们都不相信喽。”

拉油来回一次能赚10元钱,这个赚头在当时不小。后来很多人也跟着去,最多的时候有十多辆小驴车。父亲也乐于有伴,结果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就他一个人坚持拉了数年。

搭伙结伴拉油,也有很多乐趣。原油又黑又黏还有一股味道,有的人就瞧不上这个活。有时候赶车在路上,有的路人就把头一歪,做出鄙夷的神态。父亲的一个朋友,为了增强从业自信,编了一个顺口溜——拉油脏,吃包子香,让俺当县长,俺都不当。有时候,他们疲乏了,就高声齐唱这个顺口溜,提振精气神。路人被他们逗乐了,望着他们远去,也是一道风景。朝阳下夕阳里,这一路车队,也是蛮有诗意。

拉油的车盘一直陪父亲到2008年他来济南。我小时候还能看见这个车盘上斑斑点点的油迹。父亲在家的时候,很爱惜这个木板车,车轮换了多次,但车身一直保留,打这个车盘的木匠,也是当时我们当地的好手。后来从济南回家,有一次他发现车盘因保管不善,已被雨淋而发霉,父亲默默的立起了车盘,我看到了他眼里噙着的泪水。回济南的路上,父亲还唠叨这个车盘,责怪自己没有叮嘱好,以致没保管好。

那头拉车的驴,也给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话说还有一次,他自己一个人到了孤岛镇这个地方,突然狂风乍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据父亲讲,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恶劣的天气,感觉闪就在眼前、雷就在身边,睁不开眼,喘不过气。父亲虽然胆子大,但天威不可不惧。父亲就地卸了驴,把驴拴到车上,急忙到路边村里去躲避。走了几步,父亲猛然心头一颤,感觉那驴跟随自己多年,恐遭雷击,回头把驴纲绳解开,任由它去吧。我后来问父亲,为何不牵着驴到村里躲避,父亲说:“动物毕竟不是人,雷雨交加,易惊窜,万一被拖倒,撒不开手,很危险。”雨来的快,也去的快,但降雨量不小,已是沟满壕平。父亲从村里回来,发现那驴竟然还在车旁。

好日子还在后头

父亲经常说:“你爷爷那个时候就盼着过个太平日子,吃不饱、穿不暖都不怕;我们呢就盼着吃饱穿暖,吃苦受累不怕;你们呢,赶上好时代了,这日子是好了,得知足。”

父亲创业的故事,我写几天几夜也写不完。他很普通,他的事情很平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浪花,正是这一朵朵的浪花,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潮和磅礴力量。

好日子,是一茬一茬干出来的。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壹点号刘宪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47 字。

转载请注明: 奋斗实干·跟党走——致敬父辈的青春岁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