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新华社大连1月22日电题: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张博群

  农历除夕,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在大连以东约10海里的大三山岛,王波沿着大三山岛灯塔内狭窄的旋转楼梯逐级而上,来到灯塔顶端的操作室,关闭灯光、擦拭牛眼透镜、保养旋转底座。一切收拾妥当后,他站在瞭望台,目光望向远方的陆地,“再过几个月就退休了,明年春节就能陪家人过年了。”

  即将年满60岁的王波是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大三山岛灯塔灯塔长,从2003年登上大三山岛起,他已数不清在岛上过了多少次春节。

新春走基层|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王波对大三山岛灯塔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受访者供图

  然而,今年春节对王波来说有些特别,本应下岛休假,但他却选择留在这里过年,把休假时间一推再推。“20年前刚上岛时,我天天掰着手指头算下岛休假的日期,现在快退休了,却对这里十分留恋和不舍,恨不得时间过得慢一点,让我有机会多带带年轻人。”王波说。

  大三山岛位于大连湾口,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岛上虽无常住居民,但进出大连港的船舶都要经过这片海域,位置十分重要。1903年,岛上建起一座白色石砌圆柱形灯塔,塔身高12.5米、灯高81米、照距23海里,为往来船舶提供导航。这些年来,一代又一代守塔人用自己的青春,照亮海上的航程。

  大三山岛共有11名灯塔工,三班倒,每班次3至4人上岛值班,一次值班约半个月。岛上有淡水,但生活物资完全依靠船舶补给,每隔半个月,从大连港驶来的专用船舶为灯塔工换班的同时,也带来新鲜蔬菜、鱼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

  “守塔人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耐心和细心。”王波说,除了每天按时开关灯塔并进行日常保养外,他们还需分头驻守在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台站和柴油发电机房,确保航标设施运转平稳。

新春走基层|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夕阳下的大三山岛灯塔。受访者供图

  灯塔工的办公、生活用房设在山脚下,而无线电台站和柴油发电机房值班室设在山上的灯塔旁。除了轮班休息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的两处值班室度过,一条1000余米的山路将山上和山下连接起来。“从严寒到酷暑,从羊肠小路到水泥路,这条路我走了20年,从一开始要走半小时到现在只需13分钟。”王波说。

  这条山路洒满了王波辛勤的汗水,也见证了他在这个岗位上的默默付出。大三山岛没有市政供电,所有航标设施用电完全依靠柴油发电机,保供电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次风雨交加的深夜,电线被大风刮断,就是这条山路,我和同事一遍遍跑上跑下,终于赶在UPS电源耗尽前抢修好了线路。”王波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繁杂的工作、艰苦的生活,我已经慢慢适应,但唯独难以消解的是孤独感。”王波说,虽有三四名同事一起驻岛,但大家在不同地点值守,每天只有吃饭时能碰面。岛上的手机信号不好,上网更是难上加难,工作之余只能看书、看电视排解心中的孤独。为排解孤独,他自学了吉他,时不时弹奏一曲。

  不久前,补给船为大三山岛送来了琳琅满目的年货,也带来了换班的灯塔工,3名“90后”“00后”小伙子第一次在岛上迎来春节。“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王波感慨地说。

新春走基层|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王波与3名年轻灯塔工交流工作。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摄

  23岁的蔡海峰2021年10月入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灯塔工。他说:“在岛上过年免不了想家,但是看到一艘艘远航归来的船舶驶过大三山岛,在灯塔和无线电台的指引下驶向港口,自己的付出为他人照亮了回家路,从事航标工作的价值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

  随着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海平面下,旋转的光束从大三山岛灯塔中射出,划破远处的天空,对岸的大连市区华灯初上、烟火璀璨,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新春景象。农历壬寅年的最后一天,王波带着3个小伙子包起了饺子,做了一桌子年夜饭。饭后,他弹起了吉他,4名守塔人在轻松明快的旋律中迎来新春。(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5 字。

转载请注明: 新春走基层|守塔人王波的春节坚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