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84万亩

  新华社济南11月30日电(记者张武岳)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月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84万亩,有效提高了生物多样性,鸟类种群、底栖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李俊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自2016年开始,当地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勘测调查,摸清了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分布格局、入侵机制,形成了“围淹+刈割”“刈割+翻耕”等治理技术。

  随后,当地开展大面积治理,投资约1亿元,先后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程(一期)、南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互花米草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互花米草自1990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附近潮间带,2010年开始在自然保护区内爆发式蔓延,其强大的繁殖能力逐渐使得当地盐地碱蓬、海草床生境被侵占,滩涂底栖生物密度降低,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大幅度减少或丧失,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危害。

  据介绍,2020年以来,自然保护区实施多个生态修复项目,生态补水3亿多立方米,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修复各类湿地15.9万亩,初步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黄河口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04 字。

转载请注明: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完成互花米草治理面积3.84万亩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