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曾说“一切恶出于自私而通于一切之善者就在于不自私以至舍己而为公。”
这世间所有的邪恶都源自于自私。因为过分自私的背后就是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
而这世间所有的善良都源自于人真心诚意去付出没有任何做作的想法。
善良和邪恶本就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就像是八卦中的阴阳就像是自然的昼夜就像是轮转的酷暑寒冬它们都是相伴相生的。
善良的背后有可能就是恶。而恶的背后有可能就是善良。
这一切往往跟人的思想和念头有关。
曾有人说过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而我们处在人间本就夹杂在天堂和地狱之中。我们的心如何选择我们就能触碰到哪一方。
在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善行”有可能它的本质并非是善而是恶会给人带来无尽的伤害。
所以说我们做人要分清是非善恶不能被某些事情的表面所蒙骗。
这几种“善行”本质上是伪善没有福报可言我们要少做。
“每一份甘愿付出的善良都是有原则的。”
善良就像是漫天的星光能照亮黑暗中的一切也能给人带来光明。
而这种光明就是一种底线和原则。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只要做人善良就一定会有福报。可是事实经常是事与愿违的。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最为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人所做的“善行”并非是真善而是伪善。
想想看当你看到一匹狼受伤时你毫无警惕心地去救助它。到最后结果可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因为狼的天性就是要吃人的。你拿对待羊群的善良去对待狼那只能是自讨苦吃而已。
我们人要做善事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善良之前划一条底线。
对于好人理应以善相待。而对于恶人我们就该给予其“雷霆之击”。
在职场中有一种好人是混不下去的。而这种好人就是“老好人”。
什么是“老好人”呢就是那些过分善良让善良泛滥根本没有自我权衡思想的好人。
可以说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可在某些人的眼中他们就是软弱待宰的绵羊。
曾见过这么一个人他是单位中的老好人每一次别人遇到问题他都会帮助别人。
看起来他的心地还是很善良的。可是别人便会把他当成软柿子来拿捏让他成为“背锅侠”。
所以这位老好人最后被人诬陷进而被老板辞退。
看到这样的老好人行为大多人都会感觉不满为何恶人能够横行霸道而这样的好人却只能卑微求全呢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刀子面前一切的善意都是无用的。
我们做人可以适当去帮助别人。可如果别人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我们就该奋起反击。
如此才能保全善良成为一个既善良又硬气的强者。
当下的社会总是存在着这么一种风气那就是“虚伪”的风气。
虚伪这不仅影响到每个人的人际关系还影响到每个人对于“善良”的选择。
在那些虚伪成性的人看来自己的善良就该是让别人知道的就该是公之于众的。
所以这世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的“伪君子”。
说起伪君子就想起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
这样的人他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可背地里却干着不为人知的男盗女娼之事儿。
难道说他们表面上的善良就是真善吗就一定能给人带来福报吗
其实伪装的善良它的本质终究是一种“恶”。
因为它没有完全出自人的真心只不过是“走过场”的行为而已。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老财主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坚持“放生”已然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可“放生”了一个月之后这位老财主还是感觉浑身不自在便去寺庙中找老禅师询问。
他问老禅师“老师傅我这辈子虽然没干过多少好事可至少也没害人。为何我坚持“放生”了一个月还是感觉浑身不自在呢”
老禅师笑了笑道“昨日村里面的一位农民来到庙里祈福也问了这个问题。他问我他祈福了那么多年为何还是没有感觉到福报呢你认为他为何没有福报可言”
老财主摇了摇头很不解地问“老人家不是常说心诚则灵吗怎么现在就不灵了呢”
老禅师点了点头道“你说对了一半了心诚则灵。他和你一样真的是诚心实意去做善事吗我听说所有的善事都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要符合内心的原则的。”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善都不是刻意而行的都是发自于人内心的选择。
就像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晕倒那你是自然而然地上前帮助还是想刻意去做以求获得别人的回报呢
刻意的有目的的善行这不是善。而完全出于内心的符合自然和天道的这才是善。
真正的善是淳朴的是不伪装的它出自公心蕴涵着浩然正气。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