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新蓝海:今年已有31家生物药企科创板成功上市,2020年上市34家

(健康时报谭琪欣)健康时报记者根据上交所科创板官网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0月4日,今年已有31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成功上市,15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IPO终止。

生物医药新蓝海:今年已有31家生物药企科创板成功上市,2020年上市34家

资料图片,曹子豪供图。

事实上,继港交所之后,科创板正在成为新兴的生物医药蓝海。开板两年,科创板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上市节奏逐渐加快,根据上交所科创板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有16家,2020年上市34家,2021年1月至今,上市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已达31家。

回顾2019年7月22日,正值沪深两市震荡回落,而科创板开市锣声正式敲响,首批25家企业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其中就包括了2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当天收盘时,25只科创板股票平均涨幅达140%,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元。

科创板为必须历经漫长研发周期的生物药企提供了机遇,其中,就有 “明星疫苗股”康希诺生物。2021年新冠疫苗上市,康希诺实现了自2009年成立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加49532.59%至54495.85%;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1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年,康希诺的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元。而就在一年之前的8 月 13 日,康希诺生物初登陆科创板时,其尚未实现盈利,且亏损额度连年扩大,财报显示,2017年~2020年,康希诺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6445万元、-1.38亿元、-1.57亿元以及-3.97亿元。

另一方面,9月以来,已有3单科创板生物药企IPO被否。9月22日,上交所科创板官网显示,海和药物的科创板IPO被正式终止,否决决议的背后是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对该药企科创能力的忧虑。根据此前9月17日上交委发布的公告内容,海和药物未能准确披露其对授权引进或合作开发的核心产品是否独立自主进行过实质性改进,对合作方是否构成技术依赖等。

药企招股书显示,在中科院院士丁健的带领下,海和药物共计已开拓了19个研发管线,不过,除HH3806项目外,均为License-in模式引进,即通过向药物授权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里程碑费用等,以换取该产品在特定地区研发、生产和销售授权。

另一家生物药企吉凯基因IPO被否的背后原因与海和药物颇有相似之处。9月22日,上交所发布《2021年第71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吉凯基因首发未通过,公告中显示,公司没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业务的成长性和潜在市场空间及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4月16日,中国证监会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对科创板申报项目提出了“4+5”的要求,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被进一步强调。根据评价指引,科创板发行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项基本条件:一是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二是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三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四是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

如不满足以上基本要求,那么达到包括“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等在内“五项例外条件”中任意一项,则可豁免对上述四项基本条件的考核。

“当前科创板市场发展出现五大趋势:更强调“硬科技”、更能体现资产配置特征、更能体现大国竞争态势、更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循环、更接近成熟资本市场。” 9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在2021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指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63 字。

转载请注明: 生物医药新蓝海:今年已有31家生物药企科创板成功上市,2020年上市34家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