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银行理财能力迎考 信披规范性仍待完善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转型仍在持续推进,净值型产品逐渐成为主角。而随着“躺赚”时代的终结,银行理财能力的比拼变得更为重要。

  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银行理财的竞争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风险管理能力、投资能力、服务能力的竞争,市场更趋于专业化、细分化、特色化。那么,一季度,各类银行理财能力方面表现如何?

  本报记者 吉雪娇

  呈现差异化发展战略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各大银行纷纷加速推进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进程。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21年1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市场银行机构净值化转型进度约为66.37%,环比上升3.9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性银行净值化转型进度为62.66%,环比上升3.05个百分点;城商行净值化转型进度为79.76%,环比上升5.84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净值化转型进度为71.17%,环比上升7.11个百分点。

  “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体量较小、非净值型产品包袱较轻的特点,使得其净值化转型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性银行。” 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指出。

  从综合理财能力来看,《报告》显示,一季度,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全国性银行中,国有行和股份行数量比例为2:8,股份行综合理财能力表现突出。具体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一季度,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为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截至一季度末,我国已有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另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从市场表现来看,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开业和不断发展,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强化投研和专业服务能力,加速布局“固收+”、权益类及混合类产品市场的同时逐渐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整体来看,于康指出,全方位均衡发展,各单项测度指标表现亮眼的同时没有弱项是在一季度理财综合能力排名中位次靠前商业银行的共同点。“头部机构在各自所属的银行类型中具备理财规模较大、产品运作能力良好、理财业务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多样、产品线较为丰富、服务种类多元、客户服务水平突出等特点。”

  运营管理能力要求提高

  与此同时,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而言,发行能力、收益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投资者服务体系、信息披露规范性等也是其较为关注的领域。

  以收益能力为例,《报告》显示,排名靠前的商业银行净值产品规模占比普遍较高,个别银行甚至高达100%。同时,这些银行普遍在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产品超额收益表现方面没有短板。

  运营管理能力方面,结合理财子公司经营绩效,全国性银行运营能力普遍较强,接下来理财子公司将成为全国性银行理财业务经营主体,理财子公司仍需强化风控流程及手段、完善管理团队、提高金融科技应用,以此来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而城市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能力不及全国性银行,但排名靠前的城市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能力表现不俗,可与全国性银行抗衡。“随着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其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就风险管理层面,需要城商行从理财业务的内部构架、风控流程及手段等方面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方面,需改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再者要增加资本投入,加大与金融科技融合,提高综合化运营管理能力。” 于康表示。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转型深入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报告》指出,凭借理财子公司制度优势,全国性银行投资者服务体系改善效果明显,一是理财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在固收类理财产品供给基础上,纯权益类理财产品陆续推出;二是理财产品创新力度加强,指数型理财产品也逐步面世,这也使得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逐渐能够得到满足。

  相较而言,城市商业银行投资者服务体系仍有待于改善,其在产品类型、资金投向、产品投资期限设置等丰富性方面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此外,从一季度各类银行表现来看,信息披露规范性仍有待完善。“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处于转型过渡期,新老产品并存,信披难度较大;同时部分银行机构信披渠道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且净值产品运作经验不足,信披质量一般。”对此,于康认为,银行机构要加快信披渠道建设,同时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披制度,及时、完整地披露理财产品相关信息,提升产品信披的规范性。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17 字。

转载请注明: 首季银行理财能力迎考 信披规范性仍待完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