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加,知识经济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近些年,“惰性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音视频逐渐成了主流。

也是,作为人类获取信息的第二通道,关于“听”的生意一直没有间断:评书、相声、教学、电台节目……直到“喜马拉雅”的出现,让这笔“小生意”变成了“大买卖”。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特别是近两年在线音频行业的角逐愈发激烈,一边是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另一边是在线音频的头部玩家们纷纷筹划上市;

然而,“只闻楼梯响,不见下楼人”,关于喜马拉雅上市的传闻已久,却一直没有下文。

如今,一直身处上市传言漩涡中心的喜马拉雅,终于成功踏上了IPO征程。只是从其整个上市历程来看,喜马拉雅的上市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耳朵经济”这条路上,如今已经处处是巨头!

美国上市碰壁,从纽交所撤回了上市申请的喜马拉雅,立马转战港股,这次障碍是少了,不过,一波三折之后,余建军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9月13日晚,音频巨头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再次向上市发起冲击。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一石激起千层浪,喜马拉雅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尽管竞争对手荔枝FM早已登陆美股,但作为国内音频赛道的龙头老大,喜马拉雅仍被视为“耳朵经济第一股”,其上市计划一直备受关注。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喜马拉雅就频传上市消息,但最终都被官方否认。2018年7月,有消息称喜马拉雅将于2019年在港股上市,但时间进入2019年,上市计划杳无音信,喜马拉雅却迎来变动:12名董事退出,小米等18家资方退出股东行列。

经过近一年的沉寂,2021年,喜马拉雅终于正式开始上市计划。3月,喜马拉雅计划赴美IPO的消息就已经传出,5月1日,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可就在四天前的9月9日,喜马拉雅发出公告,从美股撤回上市申请。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上海,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是福建浦城人余建军,引领以音频为特色的“耳朵经济”,其音频内容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汽车等。

除了曲折的上市路背后的资本变动,喜马拉雅的上市也对音频赛道有着非凡意义。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67.1%,占据市场近七成的份额,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荔枝和蜻蜓FM。

上市不易,即便能够成功登陆港交所,也不代表喜马拉雅就能实现造富神话。

贵为国内音频市场老大,喜马拉雅深陷亏损泥潭,公司大笔砸钱搞促销收效甚微,赴港IPO,更像是喜马拉雅“续命”的法宝。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无论最终的结果有多么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绝不是做对了某个奇迹事件最终就产生了指标。它一定是不断推动一个沉重的巨轮,一圈圈旋转,最终终于产生突破,自己开始转动起来。

在线音频的起势,也如同飞轮一般——不断转动量变以引起质变。

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成立十年来的路径,契合了在线音频行业的发展路径。

不过,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巨头们上线金融服务谋求流量变现并不新鲜。

作为“耳朵经济”第一股,从2017年开始,喜马拉雅就开始逐步涉足金融领域,但近4年过去了,喜马拉雅在金融业务上似乎没有太多进展,更多的还是导流服务。

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讲了9年的声音故事尚未盈利,发力的会员、知识付费、车联网和智能音箱几项业务,每条路上都面临着强劲的互联网巨头。

喜马拉雅这盘棋该怎么下,和造富故事同样迫切。

从2012年8月成立至今,喜马拉雅已历经12轮融资,曾获腾讯、阅文、百度、小米、好未来、索尼音乐多家巨头战略投资。另外,还曾获得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挚信资本、高盛、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合鲸资本等的财务投资。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招股书还显示,就在今年,喜马拉雅完成了近3. 5亿美元的E轮融资。

如今,12轮融资之后,喜马拉雅终于走到了上市的门口。不过,其实际经营状况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共花费8478亿分钟收听音频内容,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70.9%。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招股书同时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的业绩和用户数据:

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马拉雅上半年营收为25.1亿元,同比增长55.5%;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62亿,其中包括IoT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1.51亿和1.1亿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

不得不说,亏损依然是在线音频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包括喜马拉雅、已经上市的荔枝目前都仍处亏损。可见喜马拉雅上市的意愿和需求是多么的迫切。

即便上半年营收大幅增加,喜马拉雅依然亏损3.23亿元。2018-2020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97亿元、40.76亿元;同时,公司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3年半亏损近24亿元。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所以,尽管IPO风波不断,付费难、内容之下困局的喜马拉雅仍然坚持上市,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已跻身行业头部,但面临众多新入局的实力玩家,喜马拉雅也是前路堪忧。

除荔枝FM和蜻蜓FM竞争者外,2020年,腾讯、字节、网易等巨头先后入局在线音频行业,携带各类顶级IP内容,进军“耳朵经济”,试图分一杯羹:

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推出“番茄畅听”、 微信上线“微信听书”、 快手推出了播客类APP“皮艇”、腾讯音乐发布全新长音频品牌“懒人畅听”、网易云音乐上线“声之剧场”。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云听”等。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这些新入局竞争者无不背靠巨头,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以建立壁垒,同时还能通过自有平台引流,围堵之下,喜马拉雅加大营销力度,补充流量资源以稳固市场份额,在残酷的资本竞争下,不进则退。

不过,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群的渗透仍不足,未来增长仍有巨大潜力。

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在线音频市场,而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0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为46.5%,中国仅为16.1%;

iiMedia Research数据则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同比增长16.3%;预计2021年用户规模将达到6.4亿人。

与此前内容不断加码的富媒体模式相比,目前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回归更单一更纯粹的媒体形式,这就需要平台更加专业专注。

对于喜马拉雅来说,现阶段虽然还是处于策略性亏损期,不过以不断投入换取更多份额更大规模和更强的用户粘性,一旦这些优势巩固,在此基础上进行变现就会变得顺理成章,未来未必不可期!

参考资料:

刘旷《喜马拉雅上市续命》、

刺猬公社《喜马拉雅的风雨上市路》、

财经无忌《喜马拉雅:耳朵不买单怎么办?》、

投资家《烧光24亿!“耳朵经济”第一股忐忑上市》、

中国证券报《冲刺“耳朵经济”第一股!喜马拉雅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月活2.62亿,3年亏超2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59 字。

转载请注明: 烧光24亿!赴美上市碰壁,音频龙头喜马拉雅为何转战港股IPO?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