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转型却被市场“割韭菜”,知名经济学家只会“纸上谈兵”?

古有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今有知名经济学家转型做投资,却被市场“割了韭菜”。

姜超,可谓是券商投研领域的明星“老将”,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13年,姜超曾跟随“导师”李迅雷转战海通证券研究所,2021年2月18日,姜超宣布离职海通证券加盟中泰资管。

转型首战折戟

4月12日,由姜超掌管的首只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但8个月过去了,产品收益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由中泰资管联席首席投资官姜超管理的首只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最新净值跌至0.8076元,成立以来回报为-19.24%,在同类725只产品中排名717名。

大佬转型却被市场“割韭菜”,知名经济学家只会“纸上谈兵”?

今年5月份,姜超曾透露了自己转型做投资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战胜货币增速,就是货币超发,我比它高一点点,这样就保证了我不会被货币超发干掉。”

如今,首只产品便被“割韭菜”,也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网友表示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也有网友表示“坐等看长期”。

由此也能够看出,股票市场确实是变化无常的,研究做得好,不等于真正操盘时就能做得好。“真枪实弹”的操盘和“纸上谈兵”的研究,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不过,投资是长期的事,中泰资管也在努力为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提供与这个认知匹配的环境。同时,中泰超新星1号只是一只私募产品,作为首发产品规模并不大,也只是姜超转型之后的试水之作。

往期“战绩”辉煌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旗下产品遭遇回撤,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2021年A股结构性行情较以往更为猛烈,往日大消费主导的格局发生演变,新能源和周期股成为最耀眼的赛道。不少顶流基金经理在今年的表现也黯淡了一些,姜超作为“基金新手”,前期表现不理想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姜超之所以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还是由于其往期任职时的“战绩”太过辉煌。

资料显示,2006年,姜超在国泰君安任职期间获新财富债券研究第一名团队;在海通证券任职期间,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获得宏观经济研究小组第一。同样是在2014年,姜超还获得固定收益研究团队第一名;2015年,姜超继续获固定收益研究第一名;2016年,获宏观经济研究第一名。此外,在其余年份内,姜超也曾多次获得相关奖项。

此外,在海通任职期间,研究团队在姜超的带领下,看对了近年来几波利率走势。

2015年8月下旬,《债牛王者归来》预判货币宽松制约解除,全面看多利率债;2015年10月,《利率新低可期》预判了10年国债利率有望在2016年降至2.5%。

2017年11月底~2018年初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姜超带领的团队通过多篇报告坚定看好2018年债市,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金融去杠杆接近尾声,货币政策将从偏紧转向中性,带来流动性的边际宽松;二是经济去杠杆开启,融资增速下滑会带来利率的长期下降。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超出市场预期,团队在2月2日周报提示机会,宽松对冲疫情,利率下行未止;5月10日提示风险,认为5月债市处于牛市和熊市的转换期;7月进一步提示风险,认为债牛已过,利率逐季上行。

2020年11月永煤事件之后,团队认为流动性会边际放松,看好短债机会。

从姜超往期的“战绩”来看,可以发现其对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供需面等的理解和把控是十分到位的,在宏观和债券领域颇受认可。

转型或因“瓶颈”

对宏观利率把控到位,又带领团队荣获多个奖项。对于分析师而言,姜超可以不夸张地说一句“无敌是多么寂寞”。就像“大魔王”张怡宁拿了两轮大满贯,最终因无敌而退役。

姜超的转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转型可能碰到的问题,他也有心理准备。

在年初接受采访时,姜超曾坦言,从研究转型投资是个巨大转型,投资不易,想要取得不错的收益更是难上加难,但也是一份值得自己终身努力的事业,多年的研究经历给予了他坚定的信念。

他也曾表示:“我此前从事卖方研究近16年之久,有进入瓶颈期之感,所以希望换个赛道重新开始,学以致用,专心做投资。”

12月27日,姜超在其个人公众号“姜超的投资视界”上发布了其对2022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展望,文章很快在业内刷屏。

在这篇接近万字的雄文中,姜超用了“经济重启,通胀到头”8个字来概括其对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展望2022年,预计GDP增速或在5%左右,而广义货币和社融余额增速仍保持在8-10%左右,货币超发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超发的货币有望流入资本市场。

姜超还透露,这也是他自己选择从研究转型做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做了一个长期的判断,认为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主要的机会就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

卖方大咖转型成常态

事实上,卖方大咖转型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年2月,原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胡雅丽加盟东证资管,担任总经理助理、董事总经理、兼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6月份,兴业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加盟兴证资管,担任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及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

更早的时候,2020年9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团队负责人李少君加盟国泰君安资管,担任投资研究院院长兼基金投资部、养老金投资部、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投资部(公募)总经理。

3个月后,李少君开始管理第一只产品“国君资管君得益三个月持有(FOF)”。任职至今,李少君的任职收益为12.77%,最大回撤曾达到-12.85%。在资本市场受挫,是难免的,但是有真才实学的投资者,还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抓住真正的优质资产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23 字。

转载请注明: 大佬转型却被市场“割韭菜”,知名经济学家只会“纸上谈兵”?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