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新月异。单从“吃”这一方面来说,国人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牛奶等营养饮品更是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得益于此,中国乳业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规模销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一大批乳业巨头崛起;其中,伊利和蒙牛显然是两大头部公司。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这些乳业巨头的惊人营收,殊不知:中国乳业市场背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外企“捞金者”;它不仅手握7成市场,就连强如伊利和蒙牛,之前一年也要主动“奉上”78 亿元!

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大家都知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牛奶,除了质量和价格之外,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包装——本不能长时间存放的牛奶,在专业包装的保护下保质期大幅延长,而且还拥有了极高的颜值。而刚才提到这家公司,正是这种乳制品专业包装的生产商——瑞典利乐公司。早在2012年时,利乐在中国市场上的收入就达到了惊人120亿元;作为“大客户”的伊利和蒙牛,几乎贡献了利乐中国营收的65%——也就是说,两大中国乳业巨头,一年就要给利乐交78亿左右!

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从之前伊利和蒙牛两大国内乳业巨头公布的数据来看,伊利2018年的营收在790亿元左右;唯一能与其“分庭抗礼”的蒙牛,全年营收也接近700亿元。表面上看,伊利和蒙牛毫无疑问是中国乳业市场的大赢家;事实上,之前有人做过统计:每售卖一瓶牛奶,乳制品公司只能从中获取大约25%的利润;反倒是利乐公司的包装,居然能够获得75%的利润!显然,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最大赢家其实是利乐,国内大量乳业公司都在为其“打工”。

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当然,国内公司并非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在谋求发展自己的包装生产线。然而从之前多年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本土公司做出了类似于利乐的产品;但实际用起来的效果,普遍达不到利乐的水准。正因如此,利乐多年来都“高枕无忧”,凭借着超5000项专利独步市场,几乎取得了行业垄断地位。2016年时,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对利乐进行了“垄断认定”,并且对其开出了高达6.68亿元的“天价罚单”。然而裁决结束之后,利乐并未提起上诉,而且很快缴清了罚款——因为对于利乐来说,它在中国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点儿罚款上“浪费时间”。

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显然,过于依赖利乐这一外国企业,并不利于国内乳业公司的发展。好消息是,随着中国乳制品包装技术的的进步,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开始设计研发属于自己的包装:以伊利为例,目前旗下畅销产品安慕希,就采用了自家的PET包装技术,走出了自主包装的第一步。相信随着中国包装技术的壮大,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乳业公司“为自己的包装代言”。对此,正在读文章的你们又怎么看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73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乳业市场背后的“捞金者”,手握7成市场,伊利蒙牛奉上78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