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碰壁的“辣条第一股”卷土重来:卫龙控股73倍市盈率待考

21世纪经济报道韩一   北京报道  “辣条一哥” 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卫龙控股)港股上市再传新进展,据多家媒体报道,卫龙控股正在考虑最早于10月份启动在港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融资规模可能将达到5亿美元,目标估值47亿美元。

2022年6月27日,卫龙控股通过港交所聆讯后,这是公司港股上市首次披露的最新上市消息,不过据透露,公司上市的相关事宜仍在讨论中,具体IPO的规模和时间等细节仍有可能改变。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卫龙控股进行核实,截至发稿并没有获得答案。

一波三折上市

2022年6月27日,港交所曾披露,卫龙控股已通过上市聆讯,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继2021年5月和2021年11月后,公司卫龙控股第三次奔赴港股上市取得关键一步,业界曾认为公司即将完成上市发行,但是时隔两月不见公司任何动作,因此一度被传公司港股上市可能再次搁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卫龙控股已不止一次通过港交所聆讯,2021年11月14日,卫龙控股的首次上市申请就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但因为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公司上市最终受阻。从2021年5月12日,卫龙控股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起,公司的上市进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最新的聆讯资料显示,卫龙控股主营辣味休闲食品,产品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等类型,主要单品有大面筋、小面筋、魔芋爽、软豆皮等。

卫龙控股前身为卫龙食品,由创始人刘卫平及刘福平在河南省漯河市创立。卫龙控股官网显示,这家由手工式生产小作坊起家的休闲食品企业从2003年正式注册“卫龙”商标开始,已经有着20年的发展历史。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统计,卫龙控股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并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卫龙控股实现总收入分别达33.85亿元、41.2亿元和48亿元,对应各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达6.59亿元、8.21亿元、9.0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达19.5%、19.9%、18.9%。

按照卫龙控股报告期内的营收计算,公司的年复合增长率19.1%,增速远超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同期4.2%的年复合增长率,统计数据显示,报告期公司的毛利率也远高于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约10%的平均净利润率。

递交上市申报材料前期,一直由刘卫平家族全资拥有的卫龙控股,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吸引了包括CPE、高瓴集团、云锋基金、腾讯、红杉中国等一众豪华资本巨头,合计融资金额高达6.59亿美元,公司的整体估值超过600亿元,静态市盈率达73倍。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资本巨头青睐的休闲巨头却在资本市场屡屡碰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追溯, 2021年5月12日,卫龙控股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一直没有等来港交所的聆讯,在上市材料失效前一天,同年的11月12日,卫龙控股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2021年11月14日,卫龙控股顺利通过港交所首次上市聆讯,但是没有走进路演招股流程,上市申请材料就于2022年5月再次失效。之后公司再次重启上市,2022年6月27日迎来港交所第二次上市聆讯。按照港交所的上市时间周期,通过聆讯后20至25天左右就可以实现上市,目前卫龙控股通过第二次聆讯后已时隔两个月,如果再不能发行募股,公司的上市资料或面临再次失效。

是否已扫清上市障碍

“卫龙控股的上市缓慢主要或是公司对港股市场低迷行情的考虑。”北京某头部券商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海外流动性趋紧、全球经济出现趋弱等不利因素下,港股市场处于底部徘徊,影响了部分拟上市公司的上市进程。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卫龙控股的上市进程缓慢与报告期内公司出现的多起争议事项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控股声称已布局了调味面制品(辣条)、蔬菜制品、豆制品与其他产品等产品线,但事实上报告期内公司仍依赖单一辣条营收,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辣条产品收入分别为24.75亿元、26.90亿元和29.18亿元,占同期公司总收入的73.1%、65.3%和60.8%。

单一辣条产品支撑下,卫龙控股营业规模高速增长,背后却面临净利润增速放缓的经营局面,财报数据显示,卫龙控股2021年净利润增幅只有近1%。2022年4月,为实现经营业绩增长,卫龙控股宣布产品涨价,引起了部分经销商的不满。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卫龙控股的主营产品附加值较低,可替代性很强,并不具备大幅度、常态化提价的能力,公司的涨价行为可能会拉低公司的销售规模,因此需要公司经营策略的转变,改变单一辣条营收结构。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卫龙控股还被曝出现多起不光彩营销事件,争议性营销更是屡见报端。比如,公司曾自导自演了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事件,将天猫店铺主页改为类似于带颜色的“小网站”,以及近期备受争议的“约吗”事件。

靠着非常规划手段营销,卫龙控股短期实现了不错的营销效果,但也引起了市场的多方指责,甚至连人民网等官方媒体都公开抵制卫龙控股的低俗营销。

而在此前的外部机构融资中,公司仅凭“辣条第一股”已经被炒到600亿元估值,推向二级市场后能否被投资者接受也是公司上市的重大考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休闲食品市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之前被资本热捧的休闲零食企业大都表现惨淡,三只松鼠(300783.sz)、良品铺子(603719.SH)、立高食品(300973.sz)等上市公司近期股价持续下跌,估值甚至出现腰斩。

据申万休闲食品指数,目前行业的整体市盈率约为35倍左右,卫龙控股带着73倍市盈率再次上市能否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认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卫龙控股在食品板块尚未回暖之前冲击上市仍不是明智之举,公司主打产品“辣条”的市场接受度正在下降,研发新品的推出不及预期,寄希望于借助资本推动营销,能否成功需要时间验证。

市场层面来看,目前重油盐的辣条等快消产品被认为是垃圾食品,与消费者日益健康化的消费趋势相悖,相关公司的需要加大产品创新、营销强度和健康品牌重塑,才能维持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如何跟紧时代找到新的营销方式,是卫龙控股战略布局的下一步重点。

此次募资计划,卫龙控股拟将募资净额将用于扩大和升级公司的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品牌建设、公司业务的数智化建设等项目。换言之,卫龙控股拟借此次港股上市契机,重塑公司的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建设,公司能否再次赢得投资者信息还需看公司的品牌营销“再布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12 字。

转载请注明: 屡屡碰壁的“辣条第一股”卷土重来:卫龙控股73倍市盈率待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