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变“韭零后”,大数据告诉你谁是基民主力军?

近日,市场连续调整,基金也不断地登上热搜榜。在吐槽中,有投资者躺倒,有投资者加仓,有投资者认亏赎回,甚至一波基金人已亏到毫无波澜。

近期来看,股市颜色普遍对眼睛好,“90后”变“韭零后”;股市变女神节打折最狠的地方;基金圈变诗词大会,“输逝”“理白”“杜负”“白交易”雨后春笋般出现……

90后吐槽得再多,买基金最多的人群也不是90后!还有一个年龄段群体饱受着基金的摧残蹂躏,他们都是谁呢?热衷投资基金的这群人具体都是啥面貌呢?

“90后”变“韭零后”,大数据告诉你谁是基民主力军?

年龄方面,截至2019年底场外投资者基本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公募基金场外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为6.0675亿,30岁以下的青年投资者,占比28%;30—45岁中青年投资群体是主力,占比达到40%;45—60岁的中年投资者占比24%。

所以,90后基民多只是看起来多,他们吵吵闹闹声势浩大;然而还有一群“老人”坚守在基金圈里浮沉,不崩溃,不反悔,不动声色,默默地守着潮起潮落,重复最艰难的决定,留下最美的回忆。

此外,自然投资者的性别比例很均衡,男性占51%,女性占49%。

而在学历方面,超一半的投资者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其中本科占比最重为26%,硕士、博士分别占比为3%、1%。随着认知的提高,高知人群不单纯的把钱存在银行获取利息,而是多元化投资理财,探索更多的方式实现财富的增值,让金钱为自己“打工”。从工作性质来看,近5成投资者从事与金融有关工作或在学校接受过金融知识教育。

那么,说到这里,入基金的人们到底都是普通百姓还是有钱人呢?

收入方面数据显示,60%以上自然投资者年收入超十万,其中年收入5万以下的自然投资者占比8.7%。27.3%的个人投资者收入水平在5-10万元之间;55.4%的个人投资者的税后年收入在10-50万之间;7.5%的个人投资者税后年收入在50-300万;300万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占比0.8%。

可见,特别穷和特别富裕的人都不会选择基金理财,月薪9000左右的人是最喜欢投资基金市场的,过半投资者年收入10-50万。

2021年,不管是“韭零后”还是“杜负”,工作已经很艰难了,吃瓜也不负基金毁心情,今年就属韭菜涨势最猛了,你觉得呢?

“90后”变“韭零后”,大数据告诉你谁是基民主力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05 字。

转载请注明: “90后”变“韭零后”,大数据告诉你谁是基民主力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