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一年前的今天,中国核工业痛失功勋。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说:“在他的名字前面,总会有很多的形容词。他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他是满门忠烈之后,他赓续了‘愿将此身长报国’的红色血脉,他更是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他的名字叫彭士禄。”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2021年3月22日,这位96岁的老人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面对这么多头衔,彭士禄更喜欢称自己“垦荒牛”。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在彭士禄生前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是属牛的,许多朋友称我为老黄牛,送我的礼品中,就有些牛,其中有一条垦荒牛。他们说,这是对我的写照。我确实也最喜欢这条垦荒牛。我觉得,我一生做的工作,虽沧海一滴,但就是要为人民做奉献,默默地自强不息地去耕耘、开荒、铺路。

  他敢为人先,是名副其实的“垦荒牛”。从担任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到指挥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再到自行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他的每一步都是别人未曾走过的。这两件事都掀起“核巨浪”,改变了中国核动力的发展格局。

  2021年5月,彭士禄被追授为“时代楷模”。2022年3月,彭士禄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在彭士禄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微博下

  数千名网友留言:

  “一个纯粹的、可敬的

  甘于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国之脊梁

  他们把一生交给了祖国”

  “耄老之年未伏枥

  犹向深海寄深情”

  “我们的教科书里

  应该多几位这样的国之栋梁

  致敬彭老”

  “看到彭士禄爷爷写的‘感谢人民的养育’

  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这样的留言还有许多许多

  满屏的缅怀、致敬、泪目……

  从0到1的突破 千万次的计算

  只为绝对安全

  1970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的研发工作。而彭士禄与核结缘,来自于他的一句“我愿意”。

  1951年,26岁的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彭士禄在苏联学习期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潜入太平洋,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后又回到美国东海岸,在它下水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总航程达到6万多海里,消耗的核燃料仅有几千克。这样重大的战略武器让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慑,也迅速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就是这句“我愿意”,彭士禄转行从事核事业,选择了“深潜”人生,开始了在核技术“无人区”的艰难探索。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当时对于潜艇采用什么堆型形成的两大派争论非常尖锐。彭士禄综合团队意见,对国外资料和国内重水堆实地考察,经过认真计算、比较,很快地提出一套在陆地上建造模式堆的设想。然而这种设想被一些人从根本上全盘否定,他们力主把反应堆建在艇上,一步到位。彭士禄立即进行反驳:“中国亘古至今没建过核潜艇,核潜艇是何物?只有在国外发表的照片和公开出售的玩具上见到。如果没有一个模式堆做实验摸索,进行科学论证,心里没底,是纸上谈兵。陆上模式堆不是仿真机,不是计算机模拟,而是真枪实弹,是完完全全的原子反应堆!”

  事实证明,为核动力潜艇一次建成试验成功,建立陆上模式堆的思路是正确的。陆上模式堆并非试验完成就报废,而是成为了一座核动力装置实验室,用来培养核动力人员和艇员,我国大陆发出的第一度核电正是来自核潜艇的陆上模式堆。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过程中,类似这样的争论数不胜数,最终决策都靠彭士禄“拍板”,彭士禄面对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也不能马虎。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试验等来搞清楚。这是他敢于拍板的底气!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潜艇核动力装置研究初期,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的条件下,彭士禄等科技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确立了自己的计算公式,但仍没有把握保证反应堆的绝对安全。彭士禄又带领大家做了1:1零功率试验,发现了误差,修正了公式,保证了反应堆在常温下安全可控,把反应堆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970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的研发工作。

  就在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缓缓驶向碧波深处的当天,彭士禄和战友们挺立码头,眺望大海尽情欢呼。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兑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在惊涛骇浪中,彭士禄书写下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

  从0到1的突破 千万次的计算

  只为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核潜艇成功了,跟核动力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彭士禄又有了新的使命。这一次国家交给他的,又是一次极为艰难的开拓垦荒。

  1991年彭士禄时任秦山核电二期董事长。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当时,彭士禄在给中央的一封信上提出:我们有技术,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

  当时的中国,在工业基础、建造水平、材料及管理诸多方面均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采用国际标准、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核电站,注定艰难。

  有人断言,秦山二期不可能按期建成发电!事实上每推迟一天发电,仅每天财务费用支付就高达上百万元。工程造价的提高,既影响到核电的竞争能力,又会影响到国产化的形象。秦山二期的成功与否,对每一个核电决策者和建设者都是一种考验。

  彭士禄顶住了压力。

  建设核电站有许多主参数需要计算。主参数中分一级、二级、三级等若干级。秦山二期一级主参数有100多个,彭士禄利用搞核潜艇的数据积累,胸中丘壑孕育,澄怀观道,利用晚上的时间,一个星期全部计算出来。有人说他是董事长干了总工程师的活。彭士禄还列出了设计、设备订货制造、土建、安装、调试等一级进度计划表。99个项目全部用文字编写,每个项目都列了详细的计划表,并交给有关技术部门,请看有没有问题。专家们复查后,认为全部的接口都接上了,没有任何纰漏。后来,美国西屋公司的专家看了这个计划表也认为制定得很科学。

  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几十年的时间里,彭士禄带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核电领域的拓荒之战。回顾这些核电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项目,有人问彭士禄,难吗?他总会回答,“靠大家,就不难”。

  如果说秦山核电站的建造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那么由彭士禄担任首任董事长的秦山核电二期,则是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而如今,秦山核电二期即将迎来建成20周年。

  彭士禄说,搞任何一项核电工程,我们既要懂设计,懂经济,懂辩证法,还要关心建设人员的生活疾苦,要有安邦治国的理想和哀悯的情怀。

  这样的科学家,是人民的科学家。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2020年11月,在彭士禄离开这个世界前的最后的一个生日,心里念念不忘的,依旧是他那句最初的誓言: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我们活在你的事业里,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人在缅怀这位可亲可敬又可爱的老人时这么写道。

  201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评委会全票通过,授予彭士禄科学与技术成就大奖。彭士禄说:“此项荣誉和成绩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我已决定将此奖项的奖金全部捐献给组织,用于奖励那些为核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精尖人才,为核事业人才队伍建设尽一份我的力量。”

  彭士禄说自己是沧海一滴,作为他的传承者、讲述者,我们从这“一滴”中,得见伟大,得见永恒。

  成就伟大事业需要有伟大精神。向彭老致敬,更要以彭老为榜样,发扬他勇攀高峰、甘做“垦荒牛”、“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为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67 字。

转载请注明: 掀起“核巨浪”的他,离开我们一年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