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这是电视剧《底线》里的角色叶芯,在调解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后发出的感悟。

近日,由最高法指导创作的全景展现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电视剧《底线》在湖南卫视、芒果TV、爱奇艺播出后,多次登上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及话题热搜榜单,成为法治题材剧集新标杆。

其实,如何呈现好叶芯这句话的深意与内涵,导演刘国彤在接到剧本后,也曾在脑海中反复思考。这部剧在创作背后还有哪些故事?演员又是如何选定的?如何平衡观赏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关系?近日封面新闻专访了刘国彤。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演员靳东。剧照

如何公平公正呈现案件事实?

《底线》主要呈现方远(靳东饰)、周亦安(成毅饰)、叶芯(蔡文静饰)等新时代法治人在司法道路上不断开拓,诠释人民法官使命担当的故事。通过一件件立足于现实的案件,呈现中国法院群像,让人们近距离深入到司法案件的全过程,带领观众进行一场又一场“司法科普”。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演员成毅。剧照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演员蔡文静。剧照

从2019年策划构思,2022年2月开机,同年5月30日杀青,整个项目历时3年,超过1128个小时反复打磨剧本,前后修改共计20稿。“这部戏创作当中,我觉得会很不一样,需要克制情感偏向,需要公平公正地呈现案件事实,表达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刘国彤说。

刘国彤给演员提出要求是需要“极致真实感”,目标是真实还原,“演得像”是及格线。历时3个月的体验生活,主创团队不仅走进法院、走进法官生活,演员靳东还参与了真实的现场调解,成毅、蔡文静、王秀竹等青年演员还曾在模拟法庭反复训练……

如何还原“新时代法官”现实生活?

刘国彤记得,去年6月接到《底线》创作任务时,还十分忐忑。法治题材影视剧对专业性、思想性都有着高要求,“文戏”多于“武戏”,被业界视为法治剧创作瓶颈。尽管刘国彤曾担任《重案六组》、《诉讼风暴》等多部公安、律政题材电视剧执行导演,但心里还是没有足够底气。“这部剧和其他电视剧不一样,整个戏要表现得法律条文特别具体,不像公安题材通过动作戏和故事性呈现。后来我们把焦点聚焦在当事人的诉求和表达上,让观众更好理解。”

为真实呈现基层法官工作、生活状态,打磨法治题材精品剧,最高法组织主创团队从2019年策划构思,2020年10月则开启历时一年的采风。在采风阶段,刘国彤从理解法院的组织架构、与法官交流到亲自体验在法院生活。当采风完成,刘国彤对法院也有了全面了解,“我们寻找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在法院挖掘鲜活生动的台词,甚至找到法官人物原型,然后捕捉他们的动作和说话方式,等等。”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导演刘国彤给演员蔡文静讲解拍摄细节。受访者供图

《底线》用平民语态越过了专业化的高门槛,消解了司法的神秘感,让观众看到带有生活气息的法官。在剧中,法官不仅展现他们过硬的专业,还展现了他们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展现了他们在情理法中不断选择正确的方式。

在刘国彤看来,法官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法院题材的剧,希望更立体化的呈现,不光看到法官庄严的一面,也需要看到法官作为个体,在生活中面临纠结和矛盾。“希望看完《底线》之后,大家对法院和法官不再陌生,对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而默默付出的法律工作者充满敬意。”

如何引发观众思考法律与人性?

《底线》以典型人物和纷繁案件为切入点,以“大案套小案”“新案套旧案”的形式串起故事线,用多个重大刑事案件作为副线贯穿全剧,共涉及案例40余个。其中包括“主播直播猝死案”“职场性骚扰案”等刑事、民事大案要案。

在雷星宇的“辱母伤人案”中,探讨了正当防卫的界定,同时也在思考情理与法理如何得兼。在网络女主播骆优优猝死案中,除了讨论劳动仲裁,同时也引发了对重男轻女家庭的反思。在一桩桩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中,既有复杂人性和社会百态的展现,也向观众普及了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和法治理念的转变。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导演刘国彤在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刘国彤说,大量案件都基于所需要传播的法律点,希望整部剧能覆盖到近几年司法改革的成果。“典型案件能涵盖和辐射到这一类案件涉及的法律点,同时还希望观众看到人性,这也是着重需要挖掘的。”

此外,《底线》呈现案件量大,每集往往是双线、三线甚至四线并叙,每个案件又复杂程度不同,如何让交叉叙事衔接并让观众产生兴趣,也是刘国彤反复琢磨的问题。“最后采用的剪辑手法是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相互交织。并行的民事案件,案件主题相对类似,叙事上尽量保证案件情节的阶段性完整。”

演员经历了怎样的“打磨”?

拍摄期间,靳东、成毅、蔡文静等多位演员都深入基层法院,与法官同吃同行,沉浸式体验法院工作状态,将所看所听融入到电视剧创作中。刘国彤透露,《底线》演员十分敬业,在当下影视剧创作过程当中,很少有演员提前一两个月去体验生活,大家为这部戏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非常大。“我们还给演员组织模拟庭审,扮演不同角色,有扮演法官的,有扮演原告、被告的,在正式法庭里做了大量排练。”

靳东饰演的方远收获了许多好评,接地气和幽默的表演,诠释了一个更加具有“烟火气息”、立体和生动的法官形象,特别是带有长沙口音的“塑料普通话”更圈粉无数。

“这就是靳东老师在体验生活过程当中捕捉到的,他去学习语言中有特色的表达,让观众觉得这个法官就是自己接触的法官。”刘国彤表示,虽然每个法官都不一样,但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演员需要精心打磨,让角色变得更加饱满。靳东为了拍摄还做了厚厚一本笔记,用来批注和充实角色。

谈及成毅和蔡文静的表现,刘国彤表示,年轻演员塑造法官的确有难度,因为一个法官多年的经历和打磨形成了气质,年轻演员要很快的模仿和体验到这种感觉,一方面需要自己去感受,尽量多体验,另一方面要多理解、多去想。这三位演员都花了大量精力和功夫。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导演刘国彤。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挑选演员是什么标准?角色是怎么确定的?

刘国彤:首先从形象上得符合法官气质,法官一般经历了从学校、大学、研究生到在法院体系工作,这种形式培养出来的人会带有一种独特气场。我觉得演员首先需要具备一种正气,比如有些演员很活泼,或者说比较接地气,但身上缺乏这种气质,这是很难演出来的。

此外,我们看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个人魅力和特点。像靳东,他这个年龄的法官在法院特别多,四五十岁正是法官的黄金时间,也是法院的中坚力量,能代表大部分法官群体,靳东的气质和形象都特别符合方远这个角色。同时,我们还要表现新时代年轻法官的成长,成毅的真挚、蔡文静的可爱,都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特点,这个也是我们在确定演员时着重考虑的因素。

封面新闻:在创作阶段,如何平衡观赏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关系?

刘国彤:法条对观众来说是有门槛的。怎么能不让观众对法律条文有“隔阂”,是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在案件中,我们更多表现案件本身和当事人诉求。这样观众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能激发他们的思考,比如法官到底会怎么判?通过一个思考过程以后,观众就很容易理解。

剧中还增加了释理说法,我们把法律的门槛降低,把法庭之外的部分也表现的更生活化,更贴近大众。

封面新闻:您认为《底线》这类法治题材电视剧,在传递主流价值观中承担怎样的责任?

刘国彤:大家现在都意识到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大家也知道有这样的诉求,如何正确使用法律帮助自己,这是很重要的。《底线》把法官如何审判的过程呈现出来,也让大家看到法律在社会中是如何行使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希望通过这部剧,让观众感受到司法的进步,更多的是希望呼唤一些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理解,也学会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20 字。

转载请注明: 专访《底线》导演刘国彤:法治剧如何拍出法官真实“烟火气”?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