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1905电影网专稿 “《流浪地球2》的场景数量和制作难度比《流浪地球》多出4倍左右。”

美术指导郜昂告诉《中国电影报道》,《流浪地球2》大概有180个场景,科幻类场景有102个,还有十几个现实主义场景。在173分钟的时长里,基本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新场景。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我们特别希望《流浪地球2》所有的场景和感受,让大家看不出来它是科幻片,这是我们一开始在美术设定时候的一个基本诉求。”

郜昂表示,一般设计师都不希望观众见过某个场景或道具,但《流浪地球2》不一样,“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有我们自己原创的设计,但是你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隔着银幕,你是有触感的,你不用去猜测它是什么样的一种质地,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温度。”

点击链接观看:《幕后》专访美术指导郜昂(下)

《流浪地球2》上映后持续丰收,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十。同时,网友们也乐此不疲寻找影片中的隐藏细节,这其中美术组功不可没。据悉,此次美术团队共制作了近十万件服装、道具,道具设计图纸达一万多件,置景展开总面积超九十万平米。

本期《幕后》邀请美术指导郜昂,向大家揭秘许多在片中很难完整看到的美术细节。 

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是《流浪地球2》科幻视觉体系里的一大核心,这一超级建筑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依据动态视觉设计,郜昂仔细讲解了太空电梯的运行流程:连桥启动—支架移开、货物车辆离开—弹射架卡住轿厢—推进点火—弹射架弹开—往上上升...“这个流程就让太空电在升空的过程中,变得足够真实了。”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太空电梯真正难解决的就是中间的这根缆绳和材料,这种碳纳米材料现在还没有足够坚韧到能支撑9万公里的高度,还有上面的配重。”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郜昂说,太空电梯的底部基座外观特别像漂浮在海上的钻井平台,“为什么呢?因为整个地球停转之后,海平面会上涨,太空电梯固定在这儿的时候,它怎么上下移动呢?所以它本身是可以动的,水面上涨的时候跟着一起往上走,这个桥体全部都可以单独打断,断开之后,就变成一个独立漂浮在海上的平台,水面上升降低都无所谓。”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太空电梯的轿厢起初想了好多种不同的形态,“我们设计师都有很多很好的创新,都想做点新的,没见过的,但从导演和我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让观众得熟悉,这是电影的诉求。”最终,轿厢也从纵向改为参考飞机的横向外观进行设计。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轿厢内部的布局也很讲究,比如座舱占整体空间的五分之一,剩下五分之四为货舱。“因为它的功能就是放货,如果只是为了运人,对太空电梯来说不合理。”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月球发动机

太空电梯带来的视觉震撼,也是电影人想象的突破。而影片对于月球表面的设定与地球大有不同,月球发动机建造的位置,形态甚至每一块砖的形成,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郜昂特别介绍,月球发动机在球体的表面呈切线,导演希望能和地球发动机有所联动,因此也把月球发动机做成大坝的形态,“把大坝掰平了,作为两个承重墙扒在两个推进器的旁边。”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笨笨在月面上做每一块砖,它是靠笨笨(机器狗群体)像拉粑粑一样,一层一层把它刷出来。一个笨笨体积就会再打印出来一小块建筑材料,然后往上摞,摞成了这么大体量的一个月球发动机。地球发动机更多的是靠人去建造的,月球更多的是靠自动化。”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为了更加突显月球发动机推动月球前进的功能,郜昂透露,月球发动机的形态设计经历了多个版本。

起初设计在月表之上(陨石坑外),有支架支撑,但感觉不够写实。后来改成在月球发动机旁加上数百公里的承重墙,有了承重墙反推力的倚靠,才有更强大的推动力,团队对此又感到不完善。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导演郭帆想到,不如利用陨石坑,将发动机坐落在圆形的陨石坑里,将坑壁变成发动机后面的支撑,因此形成了现在的样貌结构。郜昂说,“这是很纯粹的重工业美学,就是靠大量聚物的体积感和繁复的细节去营造它的美感。”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月球车

《流浪地球2》的美术设计元素都来自同一套世界观架构,比如月球车和太空电梯的轿厢很相似,两者相辅相成。

郜昂表示,他们不希望像好莱坞科幻片那样在月球表面做一个很大的建筑群基地,因为在片中,月球上不需要那么多人,设定全自动化,所以选择像“积木”一样的单体模块组成月面基地。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当这些小节点舱连接起来之后,它就会变成一个房子,这些车放在一起之后,这个通道连接起来,它就变成了月球基地的一部分。这个基地突然遇到事,太阳风暴来了,断开这个车,就可以跑了。”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飞行员头盔

“《流浪地球2》最大的工业化突破是我们按照工业设计去做设计,而不是在做一个很美术的创意设计。”

比如片中UEG飞行员佩戴的一个小小头盔,整个内构由碳纤维做成,有上百个零件,每个零件都要绘制图纸,所有的图纸也都是标准化的图纸。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远远不是概念图的概念了,这个就是一件产品,是可以量产的。”郜昂表示,“可能观众会说,电影里不需要看到这些东西,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把它按照产品的逻辑去生产,这些小的零件是必须在的。”

数字生命卡

“数字生命计划”是推动《流浪地球》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它可以将人类的记忆和意识上传在虚拟世界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永生”。图恒宇和图丫丫的数字生命卡是这项计划的关键道具。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数字生命卡像两个U盘绑在一起,外观上像竖起来的兔子耳朵。郜昂透露,原剧本设定丫丫在2035年出生(成片为2034年),那年是兔年,同时为了符合丫丫弱小、内心强大的性格,便想到将兔子融入关于她的美术设计中,“图丫丫房间所有的元素也都跟兔子有关。”

数字生命卡的造型设计有诸多细节:图恒宇的卡为蓝色,他在电影里的主色是蓝色,比如他在水下,数字生命研究所的LOGO,都是蓝色。丫丫的卡为红色,和她的毛衣颜色一致,父女的视觉关系以一红一蓝作为搭配。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图恒宇的卡由纯金属做成,丫丫的卡由ABS塑料做成。“我们想做一个差异化,图恒宇的卡的时间年份会比图丫丫要靠后一点,整体上的质感用了一个金属的感觉,耐久性更强。”

在这张小小的数字生命卡上,都标有条形码、产品编码、设计信息等,“这么小的一个字,连我指甲都达不到。我特别想做到就是真的卡,每一张卡都可以单独取下来,每个上面的芯片,每个上面的小标识都是真的。”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电影上映后,也有网友发现周喆直、郝晓晞佩戴的联合国证件都能扫出信息,郜昂说,他们做到了这个层面的工业化,制定了一个规范和标准,这是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地方。

图丫丫的房间

图丫丫的数字房间,主要有两张斜对称的床,两道中心对称的门和一张桌子,整个空间还有很多竖型线条。这个房间的特殊结构和布局,引发许多观众不同的解读和猜想。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就着平面图,郜昂解释,在这个正方形的对称空间里,一道门去往未来,一道门回到过去,而这个空间是关于现在,整体构造体现了一种时间的切片感。MOSS提取了图丫丫生前的记忆来构建数字房间,因此整个房间的设计也体现了记忆的主次区分。

“图丫丫最熟悉的就是床,床边的一点点东西和她经常学习的小书桌,别的再往两边辐射,这个空间应该是模糊的,所以放的一些照片会有马赛克,体现记忆的偏差。”郜昂说,随着记忆的衰退,旁边的空间会有色彩线条,呈现一种数据流、时间流逝的感觉。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在《流浪地球2》剧组路演的过程中,吴京曾吐槽道具枪太沉,而剧组的其他道具的重量也是不容小觑。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这次探访中,郜昂展示了这把道具枪,内部由纯金属打造,重达三十多斤。另外,片中笨笨拖着550W进水的箱子,也特别做旧、加重,展现它能深入水下两百、三百米抗水压的功能,显得特别坚固。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从场景到道具,大到太空电梯,小到头盔里的螺丝孔位,郜昂坦言《流浪地球2》的美术工作和其它电影不一样,具有很大挑战性,也让整体团队倍感兴奋,体会到科幻电影工业化里的乐趣、价值与成就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35 字。

转载请注明: 幕后 | 你没看到的《流浪地球2》细节,都在这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