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一个中科大、一个清华,父亲不赞成说教,直言多做1事

对于孩子来说,距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不仅是教会自己文化知识启蒙的老师,更是对自己的思考、意识、行为、习惯产生终生影响的向导。与其说是孩子长大后才会去模仿家长的说话、行为,不如说在更多时候,潜移默化中被父母所影响,而这些都转变成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行为风格。
兄弟二人,一个中科大、一个清华,父亲不赞成说教,直言多做1事
梁承是当地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妻子是初中的英语老师,而两个儿子,“遗传”了夫妻俩读书的天赋,老大考上了中科大,弟弟考上了清华,成为周围远近闻名的知识分子家庭。两个孩子能够有这样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父母家庭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梁承认为,自己与妻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更为“宽松”,但是在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上,就会更加严格认真。梁承并不赞同,用说教的方式来负责孩子的所有教育,无论是做对事或者是做错事,比起说教,自己更习惯多做1件事。
多做1事:用陪伴的方式以身作则
梁承认为,在孩子的启蒙阶段,最崇拜的人大多都是自己的父母。在孩子的观念里,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不仅懂得知识多,而且能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梁承认为,这个阶段,是父母确定教育风格、塑造孩子基本观念的重要阶段。
兄弟二人,一个中科大、一个清华,父亲不赞成说教,直言多做1事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同样也需要得到父母正向的情绪反馈。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梁承不会直接要求孩子每天阅读多长时间,而是在孩子想要听故事的时候,梁承会一边让孩子听故事,一边教给孩子书上的字词,让孩子逐渐认字,然后慢慢的培养自我读书的能力。
梁承不会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但是却希望孩子能够能保持每天都读一点书。对两个孩子来说,小时候跟父亲一起,窝在沙发上读书是最幸福快乐的一段时光,那个时候老大喜欢读科学书籍,而老二则习惯读历史,梁承都鼓励让他们坚持多读、多积累。
兄弟二人,一个中科大、一个清华,父亲不赞成说教,直言多做1事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这样陪伴式的以身作则方式,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入门,而不是对学习产生太多的抵触,也是让孩子能够更快乐学习的基础,在这样长达十几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下,两个孩子的学习越发的稳扎稳打,最终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语文组组长直言:基础题丢分,大半是因2点陋习,提分需做1件事
小学英语老师:一到三年级,想考前三名的学生,养成2个背诵习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78 字。

转载请注明: 兄弟二人,一个中科大、一个清华,父亲不赞成说教,直言多做1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