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物走路预防慢性病

  编者按:学习动物的某些特点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五禽戏也是学习动物而编造成的。学习动物走路的姿势,同样有助于大家延年益寿。

  学习动物走路预防慢性病

  北京74岁的韩书锁,十几年坚持在北海公园模仿大猩猩、大象、袋鼠等动物行走,他的脊椎病、高血压、老慢支等疾病明显好转,人也显得年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王涛解释,模仿动物走路姿势属于中医仿生养生的一部分,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防止早衰、延年益寿大有帮助。

  仿生动物走路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中就记载,有一寿星叫彭祖,他的长寿之道就是模仿熊的直立、鸟的屈伸肢体等动作。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绘有古人模仿动物所做的各种动作等。这些帛画产生于战国时期,表明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了仿生养生。后来的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属于仿生养生。

  人的脚上有60多个穴位,腿上有6条经脉循行,由于每种动物行走的姿势各有特点,模仿这些动物抬腿、扭腰、伸腰、抻肢、蹲跳、缩颈等动作,对人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同时,还会挤压按摩内脏、器官、组织等,这有助于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寿的作用。

  仿生走路每天20分钟即可,要量力而行。

  猫步 强肾防痔疮

  猫走路四只爪子的落脚点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呈一字形。人走猫步的时候,对会阴部有明显刺激,而会阴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交会点,刺激此穴可增强肾功能,保护前列腺、膀胱等。另外,走猫步时形成较大幅度的扭胯,有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可预防和减轻前列腺炎的症状,改善女性盆腔充血,防治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

  走猫步的步子不要过大或过小。

  龟爬 护脊柱增供血

  乌龟四脚爬行的同时频繁伸缩脖子。人类模仿乌龟爬行,可大大减轻脊柱负担,对脊柱有保护作用。而不停地伸缩脖子,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导致的头晕、头痛、颈项强直等,长期坚持对防治脑供血不足、脑功能衰退有明显效果。

  模仿龟四肢爬行时速度要慢,每爬一步用5秒左右,同时做伸缩脖子运动,伸缩脖子都要尽量做到极限,速度也宜慢。

  企鹅摆 增强记忆力

  企鹅行走左右摇摆,缓慢而笨拙。人类若按企鹅左右摆动的“钟摆式”走路,上肢和下肢都会绷得很紧,这对四肢血液循环及肌肉有很好的刺激作用。而且身体随步伐左右摆动,可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这样有节律的刺激反射到脑部,还可激活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脑萎缩、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

  练习企鹅摆,要双臂夹紧,两腿绷直,迈步时脚尖向外,呈外八字,膝盖不能弯曲。左脚迈出时,身体要跟着向左侧摆动,右脚迈出时,身体亦向右侧摆动。

  蟹走 护腰腿利关节

  人的大腿内侧有一处肌肉群,由于长期直立行走使这个肌肉群逐渐衰退,引起膝关节和腿部肌肉疼痛。模仿螃蟹横着走可使肌肉群不断拉伸和收缩,加速气血流通,能有效缓解腿部肌肉及关节疼痛的症状。同时,横行还会牵拉扭动腰部肌肉,有助于锻炼腰力,预防腰腿老化。

  学螃蟹横行时,双脚自然并拢,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与肩同宽,右脚从身后绕到左脚的左边站稳,然后左脚从身前绕到右脚的左侧,与右脚距离大约一步,保持与肩同宽即可。

  袋鼠蹦 防血管硬化

  袋鼠是通过蹦跳来行走的,人模仿袋鼠蹦跳时,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及下肢肌肉会绷得很紧,对腿部的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均有刺激作用,有利于行气血、通经脉。通过跳跃,对全身血管产生冲击作用,可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病。

  模仿袋鼠跳时,两脚自然分开,两腿弯曲,呈半蹲位,双手自然下垂。起跳时双腿稍微下蹲,两脚用力一蹬,向前跳跃。

  狼行 促消化防便秘

  狼走路的特点是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人按此姿势爬行,可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功能,防治慢性腰痛、胃下垂、痔疮、下肢静脉曲张、便秘等。

  学狼行时双手戴上手套,四肢着地,交替移动前行。

  每天快走30分钟 预防慢性病

  一项对22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成年人若每天坐11个小时,无论他们不坐着的时间做多少体力活动,三年内将比平均每天坐4小时的人死亡几率大40%。这项研究称,将个体的运动量、体重和健康状况加以综合考虑,风险仍然存在。

  此外,每天坐着的时间在8-11小时的人比每天静坐时间小于4小时的人死亡几率大15%。文章称,3年的后续跟踪研究发现,调查者中有5400例死亡,7%是由于久坐而死。

  据报道,久坐的人往往腰围更大,体内胆固醇、血糖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水平更高。平均成年人在90%的闲余时间里会选择坐着,只有不到一半成年人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要求。

  该文作者之一大卫·邓斯坦(DavidDunstan)建议成年人每天快走30分钟以预防慢性病。支持该研究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心脏基金会执行官托尼·瑟沃尔(TonyThirlwell)称,静止怠惰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

  主导此项研究的是悉尼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海德·凡·德·普勒格(HiddevanderPloeg)博士,他说,“这一研究结果对公众健康将有重要的影响。”

  中年男性跳绳有助于预防慢性病

  很多人都认为跳绳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其实跳绳作为一种有氧健身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中年人常见的多种慢性病,如关节炎、肥胖症、高血压、失眠症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有人把跳绳看得过于简单,其实跳绳是一项比较剧烈的运动,需要量力而行。记得我刚开始跳绳的时候,兴致很高,一连跳了5分钟,当时没觉得怎样。第二天,腿部肌肉和背部肌肉就开始疼痛起来。

  跳绳时可以自己进行“语言能力测试”,如果不能连贯说话,气喘吁吁,这是身体发出了信号——运动量过大了,就应该放慢速度。刚学跳绳的人,应按照自己的年龄来决定跳跃次数。一般认为,20岁以上的人,1分钟跳绳110~130次最妥当;30岁以上的人,每分钟跳90~100次;40岁以上的人,跳80~90次;50岁以上的人,跳70~80次最为妥当。跳绳的时候最好选一双舒适的软底运动鞋,这样可以防止受到震荡损伤关节。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用轻的绳子开始锻炼,熟练后可以变更多的花样。

  我自己设计了一套“跳绳渐进计划”。一开始,仅在原地跳1分钟;5天后即可连续跳3分钟;两个月后可连续跳上10分钟;半年后每天可实行“系列跳”(如每次连跳3分钟,共5次),直到一次连续跳上半小时。可别小看了这个,一次跳半小时,就相当于慢跑90分钟的运动量,这已是标准的有氧健身运动。

  结语:简单的小动作就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拥有健康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期:2012.06,作者:清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06 字。

转载请注明: 学习动物走路预防慢性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