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青睐哪些人?医生:这些人群要注意

  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 通讯员 汪哲贤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据统计,全世界每三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骨质疏松是个老年病,与自己无关。其实,偷走骨质的“惯犯”,早就潜伏在你体内。好好的一根骨头,怎么就成“脆皮蛋卷”了呢?预防骨质疏松,多补钙就可以了吗?海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邢晓伟。

  诱发因素

  何为骨质疏松?邢晓伟解释,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与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是原发性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50~60岁及以上人群,其中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邢晓伟表示。

  “虽然这个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但也有一部分情况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一些年轻人极度缺少锻炼,缺乏光照,或者有不良的烟酒咖啡嗜好,饮食极度不平衡等,都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此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邢晓伟说。

  近期,一则新闻报道称,一名13岁的女孩秀秀(化名)全身多处骨折,一查,竟是患上了严重的骨质疏松。最后病因被锁定为甲状旁腺肿瘤引发的内分泌异常,最终导致骨骼密度异常,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人体有4个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其实很重要,适量分泌有利于成骨,但如果分泌过多,却会危害骨骼,促使骨钙溶解入血,使骨质脱钙,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容易发生病理性的骨折,导致骨畸形等。

  哪些疾病会导致骨质疏松?邢晓伟表示,内分泌系统疾病易导致骨质疏松,比如最常见的甲亢,还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长期慢性腹泻等;还有风湿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的异常、神经的异常等,都可以导致骨骼钙质的丢失。另外,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也会诱发骨质疏松。

  常见症状

  出现哪些情况,有可能是出现骨质疏松呢?

  邢晓伟表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比较常见和严重的表现,也是治疗骨质疏松所针对的最重要目标。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轻微的动作后,比如打喷嚏或是很轻微的外伤之后就出现了骨折,比较常见的是脊椎的压缩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髋部的骨折。

  骨质疏松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颈肩等,尤其在夜间较明显,且可能会伴随抽搐和夜汗多等情况。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高逐渐变矮、出现驼背,也要怀疑存在骨质疏松。

  邢晓伟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

  “如果体检时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也要高度怀疑骨质疏松。”邢晓伟说,骨密度检测中比较重要的是骨密度测量值,其中T值是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的比值,而Z值是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的比值。T值>-1,是正常的骨密度;T值在-2.5和-1之间,表示存在骨量减少的问题;T值<-2.5,就被认为存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青睐哪些人?医生:这些人群要注意

制图/许丽

  远离误区

  目前,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邢晓伟解读了骨质疏松症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患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但骨质疏松症不仅是缺钙那么简单。骨质疏松症是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骨骼是矿物质的“仓库”,除了钙,还含有镁、磷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明确,常因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也可因药物作用影响到骨代谢引发。因此,公众不要片面地认为,骨质疏松症就等于缺钙。

  误区二: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多喝骨汤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喝骨汤,是最常见的误区。骨汤里的钙无法溶解,同等体积的骨汤和牛奶相比,骨汤的钙含量仅有牛奶的一半。骨汤含有嘌呤和脂肪,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误区三: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能运动

  很多骨质疏松症患者认为,运动会造成骨折,常常选择长时间坐着或者躺着。实际上,长时间静止会导致骨量流失更快,骨骼在机械刺激和负重的情况下,才能够增长骨量。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比如适当的负重运动、抗阻力运动。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尝试两种运动,一是水下漫步,也就是在泳池里走路,这种锻炼方式既增加阻力又增强肌肉,同时,对骨关节的负担较小。二是使用弹力带做抗阻力运动,既能对骨骼造成合理的机械性刺激,又能保护关节。

  骨质疏松青睐哪些人?

  ●女性群体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

  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症女性患病率为32.1%,男性为6.0%;65岁以上人群,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51.6%,男性患病率为10.7%。

  ●老年人

  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

  ●“重口味”人群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在机体中会随血液来到肾脏,经过肾脏被重新吸收回循环系统供机体利用,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是竞争关系,大量钠会制约钙的重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爱吸烟喝酒的人

  过量摄入酒精或烟草会使得钙、维生素D及性激素减少,直接影响骨骼细胞功能。

  ●过于消瘦的人群

  体质指数低的人群缺少肌肉和脂肪保护骨骼,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母系亲属患有该疾病的人群

  骨密度的高低75%取决于遗传,25%取决于其他因素。尤其是母亲、外婆等母系亲属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会更高。

  ●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流失。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应特别注意骨密度变化。

  危害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严重

  ●全球每3秒钟就会有1起骨质疏松性骨折

  ●50%的初次骨折者会遭遇再次骨折

  ●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会在50岁之后遭遇首次脆骨性骨折

  ●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

  食补

  含钙量大的食物

  ●主食类:燕麦、小麦、黑面包、麦片、米、糯米。

  ●海产类:鲍鱼、小鱼干、马头鱼、虾、牡蛎、蟹等。

  ●肉类:猪肉等。

  ●豆类:蚕豆、莲子、黄豆、豆腐乳、豆干、杏仁、豆花、豆皮、黑豆、豆腐等。

  ●蔬菜类: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发菜、紫菜、雪里红、海带、木耳、金针菇、枸杞、苋菜、番薯叶、萝卜、芦菜、蒜苗、韭菜等。

  ●水果类:柿子、橄榄、红枣、黑枣、栗子、木瓜、葡萄、核桃等。

  ●奶蛋类:蛋黄、奶粉、乳酪、牛奶等。

  ●其他:红糖、冬瓜糖、菱角、腰果、蜂蜜、瓜子、白芝麻、黑芝麻等。

  骨质疏松症如何预防?

  ●均衡营养

  选择高钙低盐含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同时应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

  ●充足日照

  每周2次日晒15~30分钟,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钙质吸收。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应注意避免强光照射灼伤皮肤。

  ●关注药物成分

  在服用一些特殊药物的时候,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是否提示存在造成骨质疏松的可能,必要时向开药医生咨询。

  ●规律运动

  正所谓“骨肉相连”,运动不仅可增加肌力和耐力,还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使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降低。

  但应注意开始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在医师指导下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摄入充足的钙质及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开启胃肠道钙质吸收的“金钥匙”,对骨骼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保证充足的钙质及维生素D摄入。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钙剂每日摄入量为1000~1200mg,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为800~1000IU。

  ●定期监测

  一般骨密度检测一年一次,最长不超过两年一次,以便于及时调整抗骨质疏松药物,达到较好疗效。

  来源:海南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98 字。

转载请注明: 骨质疏松青睐哪些人?医生:这些人群要注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