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伏天一过,后面暑气也会有所减缓,不过,接着我们却将迎来最凶险的35天!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从8.20日到9月23日的秋分,这三十多天中是全年气温波动最大的时候,老话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在这期间,早晚温差可达十度,这种温差会让体内的血压波动,心脑血管不太好的中老年人要时刻警惕这一阶段的温差变化,我们的身体其实不怕炎热也不怕寒冷,但是就怕一冷一热,身体调解不过来,自然不舒服。

这三十多天,养生从这2方面入手,安稳度过夏秋转换期。

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积累了一个暑期的寒湿污浊,体内又湿又堵,为后面秋冬进补埋下隐患,若想身体舒畅,体内必得通畅,我们很多朋友身体这疼那酸,都是体内有了浊气和湿气,堵在了各处,把这些污浊清理掉,正如一根管道,没有瘀堵,流水自然畅通无阻。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天若是被湿邪侵袭,冬天就会咳嗽,尤其是往后,气温下降,风露加重,外界阴寒都开始凝重,这些又阴又湿的东西,很容易侵袭我们的身体。故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体内的湿浊都得被清除。

祛湿步

湿性下注,湿的重点在下面,湿气重一般腿会水肿,可以这样散步,双手叉腰,后面的腿往前蹬出去,脚尖勾着蹬出去,走得慢一点,只要把腿抖起来即可,可以理解为一个蹬腿的动作,有利于腿部的气血循环,结合湿性下注的特点,对祛湿有帮助。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祛湿香囊

利用芳香醒脾的方法,祛除湿气,按照这个比例,自己搭配制作,挂在床头或是室内,清新空气,闻着神清气爽。藿香、佩兰、菖蒲、薄荷、苍术、生艾叶、白芷各5克,弄碎缝进香囊包中即可。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艾灸或艾贴

艾叶味苦性辛温,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湿浊。艾灸已有千年历史,利用热力以及艾草的温阳之性,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此外还可调和阴阳,温阳补虚,消瘀散结。我们很多体内被湿浊堵住了经脉,做上几次艾灸后,会特别舒服,更有甚者,身体会排出有异味的臭汗,这正是体内的污浊被排出的体现。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之前我也尝试过自己艾灸,但无论是隔姜灸还是用艾柱灸,身边都得有个人帮我盯着,否则很容易烫伤,之前吃过亏,光想着艾灸舒服,但操作不熟练,就把皮肤烫起过泡。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直到发现这个和艾灸原理相似,但却更温和的一种冷灸法,就是艾草贴,一般的艾草贴里面不止艾叶一种成分,更有辛温的草本互相搭配,让温热的效果更上一层楼,这种冷灸的好处就在于不怕被烫,贴的部位也会发热,但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更适合当代快节奏生活。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这款伏湿艾草贴,除了艾叶还添加了薄荷、制川乌、干姜等草本,多种草本经过熬制后压成饼,之后再分切成一块块,微孔无纺布,贴在身上也不闷不热,尤其秋天到了,没了暑热气,贴上去暖暖地很舒服。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除了不会烫伤皮肤外,我看中这个伏湿贴还有一点,就是不耽误干活,节省下大把时间,像年轻人忙于工作,天天举着艾柱艾灸不现实,中老年人基本都在帮年轻人带娃,虽然身体劳累不舒服,但也没时间去调养,这个伏湿贴暖暖的,特别适合我们抽不出时间养生的人,身体湿气消了,就能轻松一大半。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闻着都是浓郁的草本味道,天然草本产地正宗,经过多重筛选,保证其效果,可以放心使用。可以贴在我们身体经常酸痛的部位,像是腿肚、脚心、肩颈、后背这些容易积湿气的地方都能贴。

暖胃健脾,不惧冷暖

天气一冷一热,敏感的还有我们的脾胃,一些体虚身体弱的人,往往一入秋就会吃些滋补品贴贴秋膘,想法是好的,但吃进去的这些补品很容易上火,造成我们肠胃不适。秋季身体易受秋燥的影响,而夏季的湿气又没有完全去除,燥热伤肺,湿伤脾,身体同时承受着燥邪和湿邪,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有时候盲目进补,反而越补越虚。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尤其是脾胃虚弱的,想要补到点上,一定得先祛湿把脾胃调养好,储阳祛 余湿,需要先温补脾阳。身体内有阴阳两气,都说秋季要储阳,把阳气储存足了,那么即使体内有湿,也能把湿气给化掉,阳气不足,湿气就如同水雾,越积越多,时间长了就变成痰一样的黏着物质,堆积在五脏六腑或关节处,阻塞经络。

这两款食膳可以在秋天吃一吃,化湿清浊。

湿热——五汁饮,生津润燥,清热养胃

,有湿热喝点这个。

材料:梨子100克、荸荠50克、莲藕50克、芦根20克、麦冬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去皮、榨汁后,将五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湿寒——当归生姜羊肉汤,散寒祛湿,温补阳气。

材料:当归15克,生姜25克,羊肉50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切片,羊肉先大火煮沸,放入姜片去腥,过滤掉血水盛出;之后羊肉用油煸一下,吃起来更香,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入当归,煲熟即可。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如果觉得上面两种做起来麻烦,分享一个简单又平价,祛湿又健脾的食材——生姜。生姜可以说是湿气的天敌,很多人都觉得吃姜会上火,那是吃的时间和方式不对,首先我们吃姜尽量要避免中午和晚上,这两个时间都是体内阳气比较充足和旺盛的时候,而姜也是升阳的,阳气太猛就会攻心,这时候吃姜,自然容易燥热上火。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会吃姜的人都会选择在早上吃,尤其是秋冬的早上,寒气最大,这时候吃姜,用姜的阳气抵消大部分寒湿,就不会上火了。我们所认为的吃姜,基本都是平常做菜煮汤时候放点,吃菜时候还会把姜挑出去,这不叫吃姜,也起不到健脾祛湿的作用,吃姜,一定是要把姜吃到肚子里才算数。

尤其是长期体寒脾阳弱,湿气重的人,吃点姜可以去除寒气,脾寒除了,脾阳足了,湿气自然无处可逃,我们平时可以做姜茶来喝,在泡的时候加点理气散湿的陈皮,祛寒湿效果更好,当然姜茶喝完记得把姜吃到肚中。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如果实在担心上火的问题,也可以在早上吃一些醋泡姜,不用多,两三片足矣。醋泡姜不会燥热,可以直接吃。

做法:

嫩姜洗净后晾晒掉表面水分,切片,尽量切薄一点更容易腌制入味;准备干净的无油无水玻璃罐,把切好的姜装进去,之后陈醋倒入罐中,没过姜片,罐子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一般7天左右即可食用。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生姜祛湿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在《论语·乡党》中还有不撤姜食之说。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也曾写道:“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苏东坡的《杂证》中也记载,钱塘净慈寺和尚,八十多岁颜如童子,问其故,曰: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也是久食醋泡姜四十来年,如今已过百岁,还能思路清晰,身体安康。可见,生姜是一种很好的养生食材。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用醋泡生姜意在利用醋酸味的特性,收敛姜的热性。这两者结合,姜性温热,祛湿排寒,温补阳气,酸性收敛,补充津液,妥妥地生津补阳,又不用担心补得太过上了火。

若自己制作嫌麻烦,我们特地远赴安徽铜陵当地考察,发现了一款味道和品质都在上乘的醋泡姜。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铜陵白姜闻名全国,生产出的白姜鲜嫩脆爽,多汁,咬上一口,唇齿间都被浓郁的姜味包裹,不同于普通生姜,没有那种特别刺激辣喉的感觉,我们在当地考察时,发现基本每家每户,桌上都少不了这个白姜的身影。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根据很多朋友的建议所得,分为酱汁和陈醋两种口味,很多中老年朋友不能吃糖,那可以选择姜汁口味,无糖,用的就是白姜、酱油、水和食盐,陈醋口味,用的是食醋、白砂糖,都没有添加防腐剂,吃得安心,健康。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一片生姜,胜过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健康,这首口口相传的民谣在铜陵流传,利用天然的食物,帮助自身祛湿排寒,也是符合天地自然规律,在最凶险的三十多天里,调养身体,规避风险,让身体畅通,祛湿又排寒,只要秋日身体畅,冬日进补自无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57 字。

转载请注明: 出伏到秋分:阴气渐升!这35天做好2点,排浊祛湿,身体通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