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杜甫》中西合璧,用莎翁腔朗读杜诗是什么感觉?

不久前,BBC推出58分钟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fu: China's Greatest Poet),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纪录片的一大亮点是邀请了英国国宝级演员、《魔戒》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Ian McKellen),他用富有磁性的莎翁腔朗读了杜诗,中西风格间的碰撞中历史的厚重感呼之欲出。

↓戳视频欣赏麦克莱恩莎翁腔朗读杜诗↓

15:12

伊恩·麦克莱恩读杜甫的诗(中英字幕)

3.7万183

mingzips

对于中国诗歌古老、绵长的历史,BBC这部纪录片这样比照介绍:

《杜甫:最伟大的诗人》的导演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是英国历史学家、纪录片导演兼撰稿人,自小着迷于中国历史及文化,曾制作过《中华的故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等与中国相关的纪录片。

伍德重走杜甫生前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用几首著名的杜诗,串联起了杜甫波澜壮阔而又颠沛流离的一生。

伍德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选择在疫情之时发布《杜甫:最伟大的诗人》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诗歌来跨越文化的差异和偏见的阻碍,增加西方民众对陌生中国的了解,减少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他希望能为不了解中国的西方民众打开一扇文化之窗,而对他来说,杜甫是中国文化脉络中十分重要的标识人物。

那么,BBC是如何把杜甫介绍给世界的?

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内,BBC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

伍德称,在他心里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但国内不少网友对“最伟大的诗人”这一评价提出异议。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是能与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一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今天让我们暂时抛开争论,一起看看片中对杜诗的翻译吧!

伍德曾表示,本片中的杜诗英译参照了历史学家洪业、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思(David Hawkes)等众多学者的译作,片中的版本融合了多种译本,并根据英语表达习惯作出了新的调整。

从片中的杜诗英译中可以看到,译者根据英文诗歌的习惯,常在诗歌中加入第二人称,将读者直接代入其中,成为诗人的同伴或倾诉对象。如: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Separation by death, in the end, you get over; separation in life is a continuing grief.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ut you've been in my dreams as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I feel as if you are no longer mortal,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so great.

在句段处理方面,西方译者则比较大胆,根据语境意境,省略一些中文的文化意象,直接对多个分句进行合并,如: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When I was in my ninth year, I had already written enough poems to fill a satchel.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Grieving for the times, even the blossom sheds tears.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On a riverboat, a single fire bright;

Dawn sees this place now red and wet;

The flowers in Chengdu are heavy with rain.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No word from you, old friend.

国内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则一般会遵照原作的句段:

野径人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O'er wild lanes dark cloud spreads;

In boat a lantern looms.

Dawn sees saturated reds;

The town's heavy with blooms.(许渊冲 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In times so hard the flowers brim with tears indeed

No kin in company the hearts of birds do bleed.

(章学清 译)

本片译者的译作在情感上十分饱满、也有意境的营造,但常牺牲了中文诗的音律和对仗之美。

国内译者会尽可能保留原文音美、形美,但有时也会因此无法兼顾到易读性。两者之间的取舍平衡也是让译者需要动用巧思的难点。

对于中国文化词,除了直接省略进行句间重组外,片中的杜诗英译也常运用对文化词作出解释和直接翻译出其文化内涵的方式来处理,例如:

开口咏凤凰

My first poem was about the Phoenix, the harbinger of a sagacious reign, a new age of wisdom.

㸌如羿射九日落

When she bent back, you saw nine suns falling, shot by Yi, the god of archers.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The literary masters compared me to the great writers of the past.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Exhilarated by wine, we cast our glances over the entire universe;

and all vulgar worldliness dwindled into oblivion.

对汉语英译的处理,片中在理解古汉语、文化词和虚数词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朱门酒肉臭”处理成了“wine is left to sour, meat to rot”,但此处对于“臭”的意思仍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这里“臭”指的是散发出香味,“酒肉香飘”之意,而并非是字面义上的因腐烂而发臭。

再如“矫如群帝骖龙翔”中的“骖龙”则被翻译为了“flying dragon”,但在英文中dragon所指的“龙”与中文中的“龙”的寓意和给人的想象完全不同。

与文化词相比,歪果仁对汉语中虚数词不够到位的理解在翻译中则更容易显得“出戏”,如以下两个例子:

畏人千里

1,000 leagues from home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eacon fires have been burning for three months now;

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10,000 in gold.

在中文中,“三”“千”“万”等都是常见的虚数词,表示数值庞大,因此在翻译中不应译成准确的字面数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许渊冲 译)

因为西方普通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了解有限,为了降低理解门槛,这部纪录片很注重通过寻找两种文化间的相似点来搭建起认知的桥梁。

除了开篇之时,通过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比较来说明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用古英语传说《贝奥武夫》时代来对应杜甫出生的年代,且将杜甫与西方莎士比亚、但丁相并列,来体现杜甫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其他的对照还有:

用一战造成的死伤来直观使观众感受到安史之乱带来的破坏性;

通过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对“日神”(日神精神:实事求是,理性,秩序;酒神精神:狂热,放纵和不稳定)来点出李白与杜甫各自鲜明但不同的性格特点;

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战期间写的关于哀伤的论文来描绘杜甫的忧国忧民和文化哀伤:

用但丁的名言来做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起承转合,并点出杜甫的苦难也铸就了他情感深重的作品:

用二战中法国陷落后的卡萨布兰卡来比喻与北方战火相比仍是一片世外桃源的长沙……

通过这种方式,导演用西方的文化中相似相通的部分,在叙事之中逐步建立起了西方民众与陌生的中国文化之间的情感连接。

不少网友在推特上发文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和最爱的杜诗:

还有网友发起了#DuFuReclaimed的活动,上传自己朗读杜甫诗的视频:

伍德曾在采访时表示:

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诗歌能够跨越国界、跨越偏见,直抵每个人的内心,让人们在疫情期间产生某种关联,带去一些启示。

你最喜欢杜甫哪首诗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563 字。

转载请注明: BBC纪录片《杜甫》中西合璧,用莎翁腔朗读杜诗是什么感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