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00:34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记者焦俊杰、邬强报道:6月21日, “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江西站)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井冈山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群,走进八角楼、谢氏慎公祠等,聆听革命故事,追寻红色记忆,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

航拍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们来到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房屋依山坡而建,这里是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因此被称为“八角楼”。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采访团一行走进谢氏慎公祠,这里曾是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记者发现,屋内的凳子很矮小,贴近地面。讲解员许微微介绍,“当时开会的时候,代表们没有从老乡家里借到足够多的凳子,很多同志借来的门板,开完会之后这些借来的门板都要还回去,眼前现在看到的是根据老人的回忆布置的场景。”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茅坪毛主席旧居

随后,采访团一行走进茅坪毛主席旧居,在二楼的一个房间,是毛主席住过的卧室,房屋空间较小,光线有些昏暗,房间顶部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既能采光,又能增加房间的立体空间。房屋里陈列了床、茶几、靠背椅、桌子,这些都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因此被称为“八角楼”

卧室靠窗位置,书桌上摆放着一盏油灯和一个砚台。讲解员许微微介绍,“井冈山时期,红军的条件十分艰苦,根据地的用油十分紧张,按照规定毛泽东同志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但他带头勤俭节约,只点一根灯芯。”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就是在这里,借着清油灯微弱的灯光,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毛泽东在这两篇著作中,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而坚定边界军民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83 字。

转载请注明: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井冈山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旧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