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灵山春雨寻桃源

文/王军

黄山秀美,天下独绝,山脚下的呈坎古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村,如一幅水墨丹青,也令人叹为观止。

青未了|灵山春雨寻桃源

暮春时节,笔者一行来到呈坎,要寻访灵山深处依然处于原生态的几个小山村。

正是梅雨之季,在呈坎几日,那雨细密悠长,紧一阵慢一阵,如热恋中的情侣,时而柔情蜜意,时而缠绵悱恻。

去灵山的次日清晨,天空依然彤云密布,细雨如珠。既来之则安之,一行人毅然背上行囊,离开县城,走向大山深处。

出呈坎折向东南,过石步坑,便走进了灵山。脚下的石板路

翻山越岭,凹凸不平,崎岖悠长。据说这是古时蜀源、灵山、呈坎三个村庄东去徽州府,北上宣州、芜湖的官道,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时,山里的人们出趟门真是不易。不过,游客来此寻古探幽却真是难得的福地,阵阵凉爽的晨风送来嘤嘤鸟鸣,路两侧一簇簇野杜鹃和各色不知名的野花带着露珠肆意绽放,迎风摇曳,落英缤纷。至于那遮天蔽日的竹林清丽挺拔,不沾一丝纤尘,放眼望去,那无边无际的翠海绿波,令人神清气爽,心醉沉迷。一路上,时见悬泉瀑布飞流而下,小溪淙淙,如鸣佩环。这生命之源蕴润的大山钟灵毓秀,滋养着万物生灵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一行人渐行渐高,不觉间,小雨悄然而止,乌云渐渐散去,众人大喜,都说这时节难得碰上晴朗的好天。

站在山巅放眼远眺,晴空丽日,蓝天如洗。层峦叠嶂,翠峰如簇。白色的云雾如薄纱缭绕山际,让那雨后的春山益增妩媚。南方的山永远都是那样草木葳蕤,宛如青春少女,艳丽娇柔,充满灵秀之气,绝不干涩生硬,如粗犷的壮汉,缺少灵气,

峰回路转,我们走下一段狭窄的山间小径,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金色的油菜花铺满山坡。水田里,农人或在吆喝着牛扶犁耕作,或三三两两采摘着春茶。

一行人顺着田间小路,踏着长满青苔的石板走进村里。看到远道而来的游客,年老的村民操着难懂的方言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

古老的村庄,处处刻满岁月沧桑的痕迹,几搂粗的披满青苔的

老樟树高耸云天,路上那一块块青石板,不知有多少人走过,如今已经磨光锃亮。老屋依山而筑,粉墙黛瓦。一些人家柴屋旁堆放着一垛垛劈柴、竹子,这里的人们还在用它们烧火做饭取暖。走在村里,令人有穿越时空,回到几十年乃至百年前的感觉。

古时,传统的农耕生活让人们安土重迁,又因为山高路远,山村的人们除了极少富裕人家外出求取功名,博个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或经商做买卖,从不轻易离开故土。他们也很少关心大山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们也很少来到这大山深处。村民们在祖先开垦的土地上一辈辈,一代代,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不富裕但安闲自在,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或许,古人文章诗词中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便是如此吧。

然而,一路行来,这些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很少看到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也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许多人家大门紧锁,人去屋空。除了偶尔有几声鸡鸣犬吠,古老的山村是那么安静,安静的令人感到沉闷。数千年传统的农耕文明,终于抵挡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年轻人耐不住寂寞,走出了世世代代居住的老屋,离开了世代耕种的土地,去了大山外面,要享受那繁华喧嚣,纸醉金迷的现代化生活。毕竟,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没有多少人能抵挡住那份诱惑,不慕荣利,甘于寂寞,隐居在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小山村里。

旅游归来,笔者不禁怅然,笔者曾游览过南北方许多乡村,大都有这种情况:老人留守农村,年轻人去大城市打工,许多人一去再也不返。乡村在逐渐凋敝,如果没有了年轻人,这如诗如画,令人流连的古老乡村还能存在多久?失去了乡村,传承了数千年的乡村文明失去了栖身之所,曾经的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该依托何方?如何在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中找回失去的本真,这实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2 字。

转载请注明: 青未了|灵山春雨寻桃源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