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剧场群激活演艺产业链亚洲演艺之都正在黄浦江畔崛起

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剧场群激活演艺产业链亚洲演艺之都正在黄浦江畔崛起
全新制作的音乐剧《春之觉醒》今年7月回归演艺大世界。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供图)

7月31日,全国唯一的演艺主题夜市开市,同步启动了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集聚区建设。两个月前,以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和上海人民大舞台同时恢复演出为标志,上海演艺大世界在因疫情停摆126天后再度启幕亮灯,亚洲演艺之都重启引擎。

之所以将其视为一个标志,是因为演艺大世界自2018年11月获得命名以来,就是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核心所在。根据2018年4月印发的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上海要力争实现年均演出四万场次的目标,2019年,演艺大世界全年演出场次超1.9万场,同时,借助以演艺大世界为原点向全城的激发力和辐射力,全市去年演出场次已超过3.8万场,同比增长近三成。

尤为重要的是,在全力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过程中,上海文化的标识度和影响力不断彰显。

多样生态链满足观演需求,更有助于形成稳定产业金字塔

演艺大世界是一个以黄浦区人民广场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黄浦区乃至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演艺集聚和产业发展区,其地理位置与上海的黄金商圈紧密交叉。除了演出场次之外,还有一组数据同样令人振奋:演艺大世界范围内正常运营的剧场达到22个,演艺新空间38个,是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以集中的剧场群落来带动整个演艺之都的建设,放眼国际知名的文化大都市,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伦敦西区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剧场超过40家,纽约百老汇的情形也是类似。

原因何在?规模与密度首先就意味着可观的产业集聚效应

。商业离不开集聚效应,演艺同样如此。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随着演艺大世界渐成规模,筑巢引凤态势愈发强劲,一批名家纷纷携项目进驻。比如戏剧导演田沁鑫担任中国大戏院艺术总监、戏剧导演陈薪伊把艺术创作基地安在了演艺大世界、九次格莱美奖得主温顿·马沙利斯驻场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等,看中的都是1+1=N的效应。

更重要的是,除了规模和密度之外,人们还从中看到了演艺空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演艺大世界的22座剧场,从面积上看大小不一:上海大剧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有大中小三个剧场,长江剧场建筑面积3055平方米、包含两个小剧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则在建筑之外还自带草坪;从定位上看各不相同:上海大剧院是综合性剧场,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以音乐剧为主打,中国大戏院是以综合戏剧演出为主的中型专业剧场,长江剧场则成为戏曲人探索创新的实验场……

如果再把眼光投向浦江两岸,会发现演艺大世界所激活的,正是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所必需的多样演艺生态链。在城市各处,还有以奉贤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青浦虹桥百老汇剧场群等为重点的郊区剧场群,徐汇滨江剧场群,世博园区旅游演出剧场群,静安现代戏剧谷剧场群,复兴路汾阳路音乐街,四川北路剧场群和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等演艺生态圈正在崛起、呼之欲出;除了专业剧场之外,更有几十个演艺新空间在虹桥、外滩、新天地等中心城区的商业地带多点开花,专注于以互动为特色的中小型节目,成为专业剧场的有益补充。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非常认可多样生态链对于演艺之都建设的重要性,其意义不仅在于满足消费者多样的观演需求,更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产业金字塔。正如托举起纽约百老汇剧场的,是500多家散落在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中小演出场所一样,支撑一座演艺之都的剧目孵化、驻场演出和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大量中小型的演出空间来共同承担。在7月底上海大世界的首场夜市上,韩国小剧场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宣布将成为大世界首部长档期驻演的音乐剧,制作人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里的演出空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剧场,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搭建“码头”打造“源头”,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

对标国际演艺中心城市,人们会发现,硬件设施是物理载体,丰富优质的演出剧目,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现出的文化影响力和原创力,才是一座城市能否成为演艺之都的关键。对于上海来说,如何吸引和创作一大批与上海城市精神和文化高度契合、体现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的舞台作品,是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应有之义。

人们看到,近年来,依托布局完备的演艺空间,上海在搭建“码头”平台和打造“源头”佳作上双线并进,在不断活跃文化交流的同时,持续提高创新能力。

借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和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上海国际喜剧节等国际性专业演艺节展,一大批国内外优质节目在上海完成亮相。2019年,上海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51台节目在全市19座剧场上演,吸引了十万观众进场观看;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期间,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名艺术家带来350多项演艺活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上海正逐步成为优质剧目在全球、亚洲、中国进行首演首秀的首选地。首演首秀意味着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对一座城市的认可,是城市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过去两年,上海见证了意大利斯卡拉剧院《假扮园丁的姑娘》和《魔笛》、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现代舞《卡门》、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的话剧《记忆碎片》等剧目的亚洲首演,见证了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汉诺赫·列文话剧《孩子梦》和巴黎北方剧院音乐戏剧《茶花女》等剧目的中国首演。统计显示,过去一年间,仅在演艺大世界完成国内首演、亚洲首演、全球首演的剧目就超过60部;去年11月,在伦敦首演之后仅四个月,浸入式剧场《秘密影院:007大战皇家赌场》将亚洲首演放在了演艺大世界,并且针对中国观众对情节逻辑作了优化和改善。

如果说世界级优质剧目的汇聚,彰显了上海作为文化码头的影响力,那么从本土文化中生根发芽的优质剧目的打造和亮相,则体现了上海作为文化源头的原创力。去年,上海有两部原创剧目先后揭幕中国艺术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那就是后来获得业内外无数好评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杂技剧《战上海》。两部作品都根植于上海的红色文化,又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展现了海派舞蹈和海派杂技的艺术特点,刷新了大众对于舞蹈和杂技这两种艺术样式的认知,《永不消逝的电波》还先后获得了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有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沪剧《一号机密》以及上昆在今年启动的“元曲四大家”经典打造工程,都是上海文艺院团根据不同艺术样式的创作规律和院团自身优势,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沃土中结出的果实。

作者:邵岭  童薇菁

编辑:范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00 字。

转载请注明: 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剧场群激活演艺产业链亚洲演艺之都正在黄浦江畔崛起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