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丨长城从这里入海

文物志丨长城从这里入海

文物志丨长城从这里入海

文物志丨长城从这里入海

扫描二维码查看视频

齐长城青岛段从诸城市史家夼村进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途经包括小珠山在内的200余座山头,最后从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全长56.077公里,是“千里齐长城”的最后一段。

小珠山山脉遗留的60-70厘米高的齐长城,因为太矮被村民称为“长城渣”,小珠山上有大量的“长城渣”,如长口涧、大口涧、小口涧、高板涧、羊栏子、扎营顶等地。《胶州志》中记载小珠山“千岩赞空,两峰特起,万山皆在其下”,可见小珠山海拔之高,山势之险,此处多以山险代替城墙。小珠山西峰脚下的西峰关段齐长城,西峰关关门虽已不在,但两侧与关门连接的城墙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关门东侧有兵营遗址,紧靠南城墙,南北宽20米,东西长40米,形状为长方形。

小珠山以东的徐山是齐长城东段重要关隘左关的所在地,徐山之名得自秦代方士徐福入海求取仙药之说。在齐长城徐山段较为平缓的地段有两处凹地,据说这里原来有两个门洞,被村民称为东门和西门,是南北通行的必经之地,宽约1米,这两个门洞便是左关的遗址。徐山山上有“齐长城遗址”碑,立于1984年。

清咸丰七年(1857年),在今胶南灵山卫一带出土了三件齐国量器,分别为“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钅和)”,“齐国三量”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齐国量器,其上铭文都有“左关”和“丘关”的字样,“子禾子釜”又名“丘关釜”,“陈纯釜”也名“左关釜”。左关与丘关,都是齐长城近海处一带关隘的名称。“陈纯釜”铭文中有“安陵亭”字样,战国时期,灵山卫一带地名即为安阳、安陵,有学者也对“齐国三量”进行了考证,认为安陵即今胶南灵山卫一带。齐长城在沟通南北贸易往来中起调节作用,战国时期,齐国在灵山卫设立关口,委派官员进行赋税管理并专门铸制量器,“齐国三量”印证了齐国的新兴政治势力曾减轻赋税、轻徭薄赋、统一量具。

齐长城六汪乡丰台顶段,长约300米,高2-3米。丰台村村碑记载“丰台村位于六汪南3.1公里的峰台顶东北麓,地处丘陵。明末,陈朝福兄弟二人从今泊里镇迁来立村,因靠近峰台顶,取名峰台。清初,以吉祥字改为丰台。”根据相关研究,“峰台”和“丰台”可能是由烽火台演化而来。其顶上还保留着一座烽火台遗址,高4米,直径15米。徐家前夼村位于丰台顶下,这里流传着工人们修筑齐长城时一天要吃72顿饭的故事,工人修筑齐长城消耗体力之多令人惊叹。古时的徐家前夼北岭齐长城是“土包石”的一种修筑形式,有人发现夯土层中夹杂大量石块和石子。

齐长城青岛西海岸新区段的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夯筑的土挖自长城两侧,垒筑的石块则取自附近的基岩。月季山齐长城遗址也是如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齐长城王家墩子段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山周村北,两侧为铁橛山和月季山,或许是因为远离居民生活区,将齐长城较为原始的风貌保存了下来。

“荆公孙敦”就出土于六汪镇山周村北,这件青铜器现藏于当地博物馆。据原先的持有者说,这件铜敦是清光绪年间,其祖上在六汪镇山周村北的长城脚下种地时发现的。“荆公孙敦”通高10.7厘米,口径20.7厘米,口沿外侈,颈内束而成弧肩,两侧对应各有一耳环,通体饰有乳钉纹,圜底有三足。青铜器内壁上铸刻有铭文“荆公孙铸其善敦,老寿用之,大宝无期”为三行十五字,“荆公孙敦”之名就源自于此。

齐长城入海处的“齐长城烽火台”与明长城伸入大海的烽火台,被誉为迄今沿海地区中国仅存的“两条古长城老龙头”,堪称“天然国宝”。

“齐长城烽火台”通体由灰色花岗岩石砌筑。由宽、长各12米左右、高6米左右的“方形烽火台”和由宽大石阶长达48米左右的“烽火台通道”及其两侧各厚达0.55米左右的“烽火台通道墙体”三部分组成。占地3571平方米,海拔高度22米。通道墙体一排排墙垛口和烽火台顶部一正方形墙垛口,如海防边关上的一座城堡要塞。

登临烽火台顶远眺,东望大海,西望诸峰,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人们可以在此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张梦圆 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12 字。

转载请注明: 文物志丨长城从这里入海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