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折枝|:此书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

中国道路何以自信

陈培永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道路何以自信》,力图以简洁通俗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案例,讲述一个关于中国道路的理论故事,呈现一套逻辑清晰、结构严整的中国道路理论,尝试对中国道路进行一种独特的全景图绘,从而揭示中国道路自信的深层逻辑。本书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的“读懂新时代”丛书之一种,该丛书还包括《理论何以自信》《制度何以自信》《文化何以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助读物。 (黄荣)

贫困的终结

《贫困的终结》,李小云著,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贫困的根源,回答了为什么要扶贫以及如何扶贫的基本问题。从一个小村庄脱贫展示中国取得消除农村贫困的伟大战役胜利的微观过程,并用大量国内、国际案例,以及减贫的理论观点,以叙事的形式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曹夏红)

网络社会治理的深入探究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不断碰撞,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身心体验。网络社会超越了传统的社会形态,打破科层体制,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大释放了社会关系中蕴含的生产力。《网络社会治理》,王芳著,商务印书馆出版,从宏观视角出发,关注网络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突出现象,将基础理论、社会现象、信息技术、重点实践、对策建议等重点内容贯穿起来,对网络社会治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究。 (储德林)

书林折枝|:此书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

综论中华文明的起源

韩建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明的起源》,汇集作者关于中华文明起源方面的考古学研究论文和普及性文章28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作者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形成于距今5000年左右,至少存在北方、中原和东方三种起源模式,环境演变和战争冲突在文明演进过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中西文化交流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早期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绵长的历史记忆。(乐天)

古代书院的价值追求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事物,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海天出版社出版、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价值追求:书院精神初探》梳理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介绍了自由讲学、追求真理、躬行实践等书院精神,并以朱张会讲、王夫之、左宗棠等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为例,进行生动诠释。 (明峰)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徐畅著,三联书店出版,将都城与周边乡村作为整体的“大长安”,从区域史的视角,展现既是唐代中枢所在,又具有地方立场的京畿区域(尤其是乡村区域)内,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互动、融合及矛盾、冲突,各阶层民众生产生活、安守流动、思想信仰之全景。本书是新时期长安研究的综合与创新,是中古乡村社会研究的厚重之作。 (思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99 字。

转载请注明: 书林折枝|:此书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