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早饭后皇帝往返2公里多去城中心的邮局盖章,邮局里的小姑娘问皇帝从何而来,得知是深圳后,说了句:有钱人。看来内地的人民群众对我们这些热爱旅行的驴子们还是不太了解啊。很多时候,真正的旅行与经济实力并不存在绝对的依赖关系,心态、健康、追求等软实力可能更为重要。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上午9点多,我俩登上讷河开往哈尔滨的快车。此趟列车是双层旅游列车,空调开得其冷无比,并不舒适。自从离开加格达奇南行后,我们就慢慢告别了大兴安岭,这一路上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致,森林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湿地和农田,人烟也开始稠密起来。9点56分,车到齐齐哈尔。因为下午还要换车赶往吉林白城市,我们就在站前一家小旅馆找了一间能上网的房间,谈好下午4点退房,价格是30元。村妇洗衣,皇帝写日记,谁也没闲着。15点,我们往返3公里去到市中心的邮局盖了章,又在饭店打包了两份盒饭。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16点50分,我们登上开往大连方向的k550次快车,于当晚19点50分到达白城市,住进了站前的鹤城宾馆,房间很大,双人床更大,可以上网,含早餐的价格是100元/晚,超值。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们总是一段一段地坐火车,而不选择直达卧铺呢?因为我们的旅行很特殊,事实上是“生活在路上”。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赶路。我们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连续乘车时间最好不超过5个小时,且尽可能选择火车、尽量不在车上过夜,而是选择在一个县城或县城以上的城市下车过夜。村妇说了,我们已经颠沛流离,怎能再在睡觉问题上委屈自己呢?更何况,休息不好很影响旅行质量的吖。所以,富裕如此,白城也是如此,不为看什么,只为睡个好觉 。次日早饭后,村妇在家整理博客,皇帝独自出去逛白城街景。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在双音节横行天下的中国,以单音节作为城市名称的,“白”城可谓一枝独秀。历史上,白城曾名“查干浩特”,蒙语中“查干”为白色之意,“浩特”为城市之意,合起来也就是白色之城。至于为什么叫白城,无从考证。由于当年下乡的地方距离这里很近,皇帝猜测,这里的土地属盐碱地,春夏秋三季由于碱渗出到表面,看上去一片白色,冬季大雪覆盖也是银海一片,也许正是由此得名。虽说我们仅仅是将白城作为过夜之所,但来前却是做了一些功课的。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处在嫩江平原和科尔沁草原之间,境内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其中向海保护区属世界A级湿地,更有“鹤乡”之美名,乃丹顶鹤、中华秋鸭等珍稀飞禽的栖息地。乍看到这些资料时,我们崇尚自然的情绪立马被点燃。然而,在阅读了多篇游记并咨询了若干本地人后,高涨的热情立马降温到零点。因为,湿地早已不复存在,鹤乡也已沦为传说了。这就是我们只将白城市作为过夜所在的根本原因。白城是地级政府所在地,也是个铁路交通枢纽,乃四平—齐齐哈尔和白城—长春两条铁路的交汇点。但看上去却并不怎么现代,马路上到处跑着人力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不过,必须点赞的是,即便是简陋的三轮车,也被车夫装扮得异常温馨美丽。这是个崇尚白色的城市,也是个酷爱清洁的城市。上午11点10分,火车开出白城市,继续向南。这一路又是另一番景色。早年的科尔沁草原如今都变成了良田,但路边还是不时可见白白的盐碱地。37年前,皇帝曾在这一带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锄过地打过草收过玉米放过猪赶过马车,还盖过“干打垒”房屋。不过,由于那时的皇帝身怀绝技,所以下乡后仅仅和贫下中农们摸爬滚打了了二、三个月就被抽调到了国营双辽种羊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据皇帝回忆,当年的科尔沁草原碧波万里,绿油油的青草深可没人,当真是只有风吹草低时才能看见牛羊嬉戏其中。今夕对比,变化如此巨大,自然令人唏嘘:草原变农田,幸哉祸哉?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火车路过皇帝下乡的堡石图火车站时没有停车。好在车速不快,尚能好好看看沿线的景致,让皇帝感慨的变化有:一、(四)平—齐(齐哈尔)铁路线已修了复线;二、堡石图一带建成了风力发电基地,近百座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叶轮随风转动,蔚为壮观;三、早年路边的干打垒土房如今全部换成了砖瓦房;四、与铁路并行的是一条黑黑的沥青公路。而30多年前,这里晴天是扬灰路,雨天则变成了泥泞难行的“水泥”路。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下午3时,我们在吉林省双辽市政府所在地郑家屯火车站下了车,入住政府宾馆(很奇怪,竟然还有叫这个名字的!)皇帝偶然发现,宾馆值班室的镜子上仍然写着“双辽县革委会招待所”。可真够怀旧的!放下行囊,我们立即乘坐电动三轮车去位于郊外的双辽县第二中学。1972年,皇帝就是在这里结束高中生活,成为下乡知识青年的。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双辽二中如今修了崭新的教学楼。不过,皇帝当年读书时的平房教室仍然健在。我们在空旷的校园里转悠了半天,终于碰到一位女教师,聊了几句才恍然大悟,现在是暑假!皇帝向她打听曾经教过自己的两位老师。奈何这位年轻的女教师竟然是一问三不知。唉,到底是近40年前的事情了,时过境迁,那些故人,那些往事,也都尘归尘,土归土了。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让皇帝唏嘘不已的是,虽然郑家屯市变化巨大,二中也建了新楼,但城中心通往二中的路仍然还是当年那条土路。人不该忘记历史,但也绝不能沉溺其中。否则,实在是容易感慨白驹过隙心生悲凉(2009-08-05、6)。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28 字。

转载请注明: “怀旧”的东北城市:70年代教学楼犹在,旅馆叫革委会招待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