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引子

前段时间,一个同事很认真的对我说,有段时间因压力太大,每天晚上,他都会独自蹲在公司北边的一块荒地上,凝视着自己垦出的一片地上的菜,几小时一动不动,遇到下雨,就撑一把伞。经常呆到半夜离开,也正是这个行为,让他坚持了下来。他说,这种排遣压力的方式比运动还有效。他的压力我是看在眼里的,那段时间,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一米八几的大个,有时委屈的像个孩子。

我是个有时有点犯浑并乐意随意调侃的人,就随口问道:蹲几个小时,站起来的一瞬间,脑壳会不会晕?眼前会不会发黑?弄得他很无语。

但调侃之余,我也有了一些疑问和思考:公司的荒地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仍去垦荒种菜,并乐此不疲?我的同事,为什么可以在菜地旁,面对着一片黄土与不会言语的菜,就能排遣内心的压抑?

这个疑问越来越强烈,因为我后来发现,小区的楼顶上,有人种了葱;而我在从老家回城的时候,我妈给我搬来了三个装土的破旧脸盆,上面种了韭菜和香葱,放进了车的后备箱;更有甚者,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很多人都将游戏玩成了农场和种菜,而这些玩家,无一例外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对土地,对种菜,貌似有着一种偏执的爱好与习惯,而这种习惯与爱好是如何产生的,我不得而知。

直到我读到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对这些疑问才有了豁然开朗、拨云见日的感觉:为什么我们对土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因为中国社会具有着乡土性。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及乡土传承,决定了我们血脉中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土"即土地,是乡土文化中作为根的存在;"乡"是人们在所依赖土地上的空间的聚集,这种聚集,形成了村落。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是由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所决定的。农耕不同于游牧与工业,游牧是逐水草而居,一个地方植被被破坏,可以直接迁往他处;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随意选择工厂,从而迁移无碍;但农耕是直接取资于土地,扎根于土地的,农耕文明以庄稼为生,扎根后很难再流动,因为流动的成本与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没有流动,依赖土地,加上一些必要的合作——为了安全需要抱团,为了水利或者种植的方便需要合作,从而出现聚居,形成了"乡",也就是村落,村落在扩大的过程中,又逐渐剥离开来,形成另外一个村落。但无论如何扩大与发展,每个村落"乡土性"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这种性质衍生出"熟人社会",或者理解为具有亲人关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因为每个人都彼此熟悉,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纯且朴素,也存有相当深厚的信任与彼此间的尊重。

正是这种长久的对土地的依赖性与固定性,造就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及人与人之间质朴的情感。这种感情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沉淀,成为渗入中国人血脉深处的因子,只待一个时机,就会被触发。

而触发的方式,往往在身处异国他乡,或者在经历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欺瞒等问题时,表现得尤为强烈。

由此我也开始理解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正如费老在书中所说: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与泥土分不开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土地是农民获取生存资源的媒介,另一方面,也是乡土气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淳朴得让人无法忘却。

《西游记》中唐太宗捻一撮土放入送行的酒杯,对即将西行的玄奘说的一句话: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就很好的诠释了泥土在中国人心中,已等同于家的概念,让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也理解了同事借土地与种菜去排解内心的郁结,这与其说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寻根的行为,面对着黄土与种植的庄稼,内心深处不仅有一种原始的满足与依靠感,也有对人与人之间熟人社会中的信任与尊重的怀念,这种依靠感与怀念,夹杂着对亲人的依恋,带来了内心的宁静。蹲在菜地的行为背后,是血脉深处对乡与土的深深依赖。

对中国人来说,对乡土的依赖以及世代靠土地生存的农耕文明,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思维模式。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及"熟人社会"的特性,造就了独特的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迥异于西方文化,它根植于"熟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生根发芽散枝叶。

也因此,维系乡土文化的,可能并非是文字,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熟悉,其熟悉程度甚至已经可以忽视了文字的重要性。故而传承与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农耕文明来说,对经验的传承具有极大的选择性与记忆性,这选择性是与农耕相关的,追求稳定的,迭代的,在一代代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行为模式与思维习惯,进而成为一种文化。

乡土文化的格局是差序的,秩序是礼治的、血缘的,权利结构是无为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维持社会的安定,但其实施的方式,相较于法治,要温和很多。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熟人社会"的特性。熟人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在上辈人的眼中长大,也可以见证下一辈的成长,彼此间没有太多秘密可言,"乡"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人圈子中或者说团体中的人,因为处于"熟人社会",这个团体的边界是很不清晰的,他的边界随着个人能力的大小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边界,很能够反映人情冷暖。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所以我们的格局是差序的,我们的界限是模糊的。但差序格局中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都是以每个人为中心形成的差序,这种格局犹如水波一圈圈荡漾开来,个人是中心点,一圈圈的同心圆中,根据个人的社会关系,分布着不同的人,也同时在增加着不同的人,淘汰着不同的人。

正因为差序格局中以个人作为中心点,所以维持乡土文化秩序的就是"克己复礼",是"修身",以上都是自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行规范,进行礼的统治。所谓"修身",自父母兄弟关系而言在于"孝悌",自朋友关系在于"忠信",讲的都是从自身道德出发去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但每个人的差序格局中都遍布各种的关系,每种关系都对应了一种不同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关系始终无法超脱人伦也就是个人的社会关系的范畴,于是有了"仁"。

"仁"应该是属于团队中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对"仁"的解释却过于模糊,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仍旧无法给"仁"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并且在乡土熟人社会,团队的边界是模糊而不定的,所以"仁"这种作为团队的规范,最终也无法超脱于"忠信孝悌"等个人道德规范而独立存在。

归根结底,差序格局中的礼治与道德规范,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个人的自身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上了。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道德的规范对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好的维持作用,但因为这样的道德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建立在私人联系上,所以离开了私人联系,这种道德观与规范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君子慎独",是对这种弱化的补充,但"慎独"的境界太高,一般人难以达到。

如此我们或许就能够理解,在现代社会的城里,人们对公共区域进行占用的行为了。在阳台种葱的行为也许与素质无关,而是中国社会乡土文化中对土的依赖性以及乡土文化基层面的差序格局所决定的。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乡土社会在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碰撞与矛盾

乡土社会的本质是"熟人社会",这样的社会已持续千年,其中虽有变迁,但本质并未有太大的变化,数千年的文化沉淀,靠土地谋生的生活方式,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很难摆脱土地空间的束缚,所以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是安土重迁的,也是稳定的。

这种稳定是欲望经过文化陶冶后与生存条件的印合与统一,是熟人社会中经过了解后自然形成的一种道德约束,而约束契合于人们长久传承形成的价值体系,所以可以让人随心所欲却不逾矩。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熟人社会”的本质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费老写就此书是在七十年前,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将“熟人社会”过渡为“陌生人社会”,在此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碰撞。

其根源在于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现状,“熟人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在“陌生人社会”是行不通的。同样,乡土社会中因熟悉而带来的相对淳朴的感情,在现代社会也会弱化。因为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人的欲望已不仅仅是是乡土社会中基于本能的欲望,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日益丰富的物资条件,本能的欲望已扩大为“需要”的欲望,这种欲望是自觉的、理性的、科学的。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这种碰撞在所谓的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在父辈与子辈之间,在当前的社会下表现得尤为突出。生活习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等等,七八十年代生人与其父辈可能是感受最为深刻的,因为这个阶段,是中国逐渐从乡土社会过渡为现代社会的阶段,并且这个阶段过渡之快,跨度之短,让乡土社会原有的缓慢变迁的历程措手不及,所谓的“三年无改于为父之道”,所谓的“无违”以维持变迁中稳定性的道德约束,也就自然难以适用了,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传承是较少的,传承也具有了局限性。

我们身边很多人,自己选择创业,而父母强烈要求找个安稳工作;有不少人认为独身很好,但却又受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约束;城里人笑话乡下人土气,乡下人认为城里人油滑;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碰撞的环境中,心中充满了矛盾。个人认为,这是乡土社会迁跃到现代社会带来的变化,我们身处其中,常感觉难以自处。

结语

如费老所言:“《乡土中国》讲述的乡土社会,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社会的体系势必会与当前的社会产生冲突,但我们大可不必轻视传统,提到乡土,如果只想到“土气”,那也显得过于狭隘。中国传统社会体系的建立,是经过数千年时间考验且代代传承并逐渐沉淀的,放到现代,传统的美德也有其传承与借鉴意义。乡土的气息,已与每个中国人血脉深处相连,难以割舍,纵使面对着灯红酒绿,高楼林立,也会不经意在某个瞬间自鼻尖飘过,让人内心得以宁静。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170 字。

转载请注明: 《乡土中国》:我们所深爱的土地,是融于血脉深处的乡土之情 - 楠木轩